TCL集團(000100)1月4日公布2011年業績預告,公司預計實現凈利9.5億-11億元,較去年預增兩倍。
對此,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表示,海外市場對彩電和手機業務均貢獻不菲。在經濟危機背景下,TCL在海外市場能夠快速增長的確令人刮目相看。那么,在海外市場嘗到甜頭的TCL,今后是否會進一步發力海外市場則成了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
TCL凈利預增2倍
TCL集團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1年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9.5億-11億元,同比至少增長120%。2010年全年,TCL集團實現凈利潤4.7億元,預計2011年凈利潤將達到15.5億-18億元,同比至少增長230%。
TCL集團表示,多媒體業務、通訊和家電業務均實現持續穩定增長,帶動公司業務收入同比大幅提升,銷售凈利率穩定增長。
此外,TCL集團與深超公司、三星電子投資建設的華星光電8.5代液晶面板項目目前處于爬坡期,良品率提升等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并已于2011年末開始對外供貨。
TCL集團公布的2011年前11個月產品銷量顯示,1-11月,TCL平板電視銷量達930.04萬臺,同比增長43.71%;手機銷量達3915萬部,同比增長22.46%;空調銷量達279萬臺,同比增長57.79%。12月,TCL集團全球平板電視銷量首次突破1000萬臺大關。
海外業績成亮點
由于去年全球經濟發展放緩,行業機構不斷下調對全球家電市場的預期,索尼、松下等國際一線品牌也紛紛下調各自的銷售目標。然而,TCL集團各主營業務卻實現全面提升,尤其是在海外市場方面全面開花。
在TCL海外市場中,新興市場銷量增長迅猛,前11月銷量達到216.61萬臺,同比增長144.8%;中國市場與海外成熟市場的銷量分別為557.10萬臺和373.31萬臺,同比分別增長28.2%和75.4%。
另據TCL集團去年上半年年報顯示,TCL多媒體電子產業海外市場液晶電視機的銷售量達150.6萬臺,同比增長25.6%。其中,新興市場液晶電視機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124.3%,巴西、印度尼西亞、泰國等重點市場實現銷售量突破。
由此來看,TCL這些年在海外市場摸爬滾打并非徒勞無功,除了并購等一系列動作之外,與自身內功修煉也有著緊密聯系。業內人士表示,TCL多媒體產品銷量穩步增長,產品結構日漸完善,隨著華星光電液晶面板產能的逐步釋放,公司擁有的液晶電視全制程和大規模生產能力將會極大的提升;通訊業務加強高端產品的研發和推出,不斷豐富產品線,影響力與銷量提升明顯。
海外仍是主戰場
2003年末,TCL集團作為控股股東與法國湯姆組建彩電合資公司,之后TCL通訊又兼并阿爾卡特,將其手機業務打入歐美市場。然而并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TCL也因此蒙受虧損。但從現在的業績看來,海外市場戰略亦有收效。然而,未來市場定位會不會在海外延續呢?
首先,國內家電市場競爭激烈,TCL產品在國內的銷量會受到限制。中國一級市場流通主渠道的家電在擴張的步伐上紛紛有所減緩,如國美電器09年一年關閉了300多家門店。
其次,TCL雖然屬于國有控股,但并非國企,因此政策扶持不明。
基于以上兩點,TCL在國內市場受到擠壓實屬難免,而海外市場有了去年的成功經驗,應該更有發展前途。李東生表示,沒有海外市場,彩電的銷售規模也就不可能實現1000萬臺,手機業務也不可能在海外打開市場。因此,海外市場仍然是TCL終點發展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