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預計2012年我國3D電視市場規模有望從2011年的570萬臺上升到2012年的1796萬臺,滲透率由14.4%上升到40%。
諸多因素制約行業發展
“鑒于當前智能和3D、LED等技術概念重復迭加,消費者在付出足夠多的費用后,因受到內容和產業環境的限制,享受到的內容與服務與普通產品差別不大,于是對頻繁升級的技術概念開始麻木和遲鈍,但3D頻道的開播以及廣電總局有關智能機頂盒政策的放開,給整個行業打了一針興奮劑。”彭劍鋒認為,2012年在彩電業的競爭中,誰能首先擺脫傳統的單向消費概念灌輸,在終端營造一種輕松和有趣的綜合娛樂體驗環境,并以此作為提升終端競爭力的突破點,誰就能贏得市場先機。
但工業與信息化部視聽處副處長周海燕指出,盡管國內已經有多家企業積極投入到3D技術和產品研發中,在3D電視的各個環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3D電視產業目前尚處于發展初期,產業鏈仍不完善,3D電視的芯片、面板還多依賴進口,標準體系也沒有建立,產學研有效協作的模式尚未形成,加之市場推廣不足等因素,都制約著3D電視的成長。
林元芳把制約因素概括為8個方面,分別是技術、健康、價格、觀看模式、內容、標準、產業鏈、應用。并介紹,針對這些問題,近兩年我國3D產業聯盟在8個方面已經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制定“十二五”規劃并被列為相關部委產業發展規劃項目之一、制定標準、推動健康3D行動的開展、繼續加強產業鏈建設等等。
3D功能將成彩電標配
“目前我們網站熱銷的是具有3D功能的LED平板電視,3D+LED平板電視市場占用率2011年1月還不到3%,今年元旦就已經達到了40%,搶占了平板電視的半壁江山。”新七天電器網品牌總監田原認為,3D+LED平板電視的熱銷證明3D產品已由試探性階段逐漸過渡到為廣大消費者接受的成熟階段,3D功能將逐漸成為平板電視的標配。同時,由于3D功能彩電對顯示技術的要求較高,LED背光將在液晶3D彩電中普及,而普通液晶3D彩電由于擁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將會渠道下移直至逐漸淘汰,超大尺寸等離子3D電視將會得到進一步發展。3D電視品牌將更加集中,擁有后臺內容優勢的品牌將會擁有更多的市場份額,同時,3D內容的第三方服務將成為一個新興產業,包括3D視頻、3D游戲等等。
林元芳認為,3D技術引發的市場爭議已經在行業內初步取得共識。從目前來看,裸眼3D電視將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但眼鏡式3D在短期內還會是技術主流,快門式和偏光式產品將共同發展。
周海燕表示,在2012年,工信部將繼續引導和支持3D電視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開展3D電視的前沿技術的研究,充分運用產業發展基金,技術改造等手段,攻克3D視頻編解碼等關鍵技術,增強自主創新的能力,促進研發成果轉化,形成產學研用相互協作的良好結局。與此同時,以3D顯示終端的需求為導向,加快發展3D投影機、3D播放器等配套產業,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調發展,提升產業的整體競爭力,搭建溝通平臺,支持推動3D的推廣活動,引導消費者正確認識和使用3D產品,為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中國3D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郭暢介紹說,在3D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制定了3D未來產業鏈發展的七大重點方向,宗旨則是以技術為主導,以應用為方向,以產業為出路,其中最關鍵的是消費者的認知和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