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視首次顯示出其強大的市場需求和爆發增長力。
進入10月以來,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銷售持續升溫。來自中怡康市場監測數據顯示:僅十一黃金周7天,在全國100多個大中城市的零售賣場中,智能電視零售量環比增長71.5%、同比增長82.6%,遠遠高出彩電業同期37.3%的增速。其中,海信智能電視零售量與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91.3%、78.9%,智能電視爆發式增長也讓海信穩坐市場占有率榜首位置。
同時,一場智能電視標準化革命也從10月全面打響,作為智能電視標準化發展的開啟者和推動者,海信推出全球首個智能電視專屬操作系統,并成為智能電視市場首輪爆發式增長的最大贏家。《中國企業報》記者掌握的數據顯示:海信應用其深度研發定制的海安操作系統的XT880、K660、K610、K360四大系列智能電視新品,成為黃金周市場絕對的“明星產品”,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出現“斷貨超售”火爆場景。
標準開啟智能電視發展新空間
智能電視在中國市場推廣兩年多來,為何會在今年10月出現首輪爆發式增長?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是經過兩年多的持續市場推廣和消費培養,智能電視普及已是水到渠道。另一方面隨著首個面向智能電視深度定制操作系統“海安”的問世,有望改變此前智能電視碎片化發展現狀,構建智能電視在標準化道路上發展的新節奏。
近年來,標準化缺失引發的操作系統和芯片等軟硬件不統一,成為困擾智能電視的最大瓶頸。也在市場上引發產業碎片化、產品方向紊亂化等問題,導致同樣的應用內容無法在不同品牌電視間兼容、不同品牌的電視擁有不同操作系統、應用界面、遙控器,這為智能電視第三方應用開發,以及消費者的便捷使用帶來很大難度。
與當前智能手機在幾大操作系統平臺統一化、規范化背景下呈現出的全球化持續爆發式增長相比,智能電視因為標準“各自為是”、應用“五花八門”,最終在一定階段內出現發展動力分散帶來的“增長緩慢”情況。
作為中國最早實施“智能化”戰略轉型的企業,海信基于自身的系統創新基因,以及對智能電視產業的深度認知和消費者的洞察,率先選擇以操作系統的統一標準化為突破口,為智能電視未來發展“定標準立規矩“謀求產業又快又穩地發展。
海信電器總經理劉洪新透露,作為首個智能電視專屬操作系統,海信“海安”系統平臺可以屏蔽不同芯片帶來的差異,為開發者提供良好的開發環境,從而整合智能電視生態鏈上的各方力量,最終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實用的業務和體驗。
通過操作系統的標準化,海信還從專屬智能電視操作系統的用戶界面UI定制、首個智能遙控與人機交互標準規范、雙核處理器硬件配置,3840×2160的UHD超高清顯示配置等多個方面制定統一標準,讓消費者首次選擇到由中國企業“標準自主定義、產品自主研發”的全新“智能電視”,也為國內智能電視標準化發展樹立新的標桿。
創新成就海信智能電視領導者
如果說,智能電視是一棵大樹的,那么操作系統和芯片等軟硬件就是樹的根基,直接決定游戲、娛樂、應用內容等樹枝和樹葉的繁榮與衰敗,也直接影響產業鏈上合作伙伴的參與熱情和消費者的使用體驗。
近年來,眾多企業在推動智能電視市場普及過程中,一直試圖通過“智能化的娛樂、游戲“等應用功能來吸引消費刺激需求,最終卻遭遇“本末倒置”產業尷尬。
今年,在智能電視上市多年、國家標準一直空白背景下,領軍企業海信通過企業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創新,聯合成功收購的加拿大技術研發團隊力量,成功推出智能電視產業首個標準規范。并設立了1億元的應用開發基金和10億元的天使投資基金。
對此,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指出,“行業領軍企業往往是國家標準制定和完善的最有力推動者,隨著海信新一代智能電視發布,將智能電視的體驗、內容服務提升到新高度,成為中國智能電視行業的新標準、新標桿“。
據悉,海信智能電視在海定操作系統上,通過在用戶界面定制、智能遙控與人機交互等方面展開簡單化和標準化創新,讓消費者“零”學習。一用即會。在內容應用整合方面,深度定制CNTV、華數、奇 虎360、新浪、京東、銀視通、大智慧等內容應用,匯集2000余款適合智能電視的應用服務,成為當前中國智能電視行業“標準最統一、操作最簡單、應用最完善”的標桿產品。
海信電器多媒體研發中心副總經理簡志敏介紹,海信打造的中國首款標準化智能電視,與市場上普通智能電視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在軟件系統、硬件配置以及畫質上都實現了重大技術突破。更為重要的是,海信率先在企業內部通過標準化的統一和規范化定義,并通過企業的實力和社會影響力,開啟整個中國智能電視產業在標準化方向上的發展步伐。
日前,在國家工信部等權威部門的家電智商檢測中,海信智能還獲得行業最高等級的七星級智商評價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