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期間,每晚新聞聯播都會播放一段走基層節目之熱點話題調查——“你幸福嗎?”受訪對象涉及外來務工者、拾荒老人、環衛工人、大學生、白領等社會各個階層。問題看似簡單,答案卻頗為復雜,許多回答被網友調侃為“神回復”,走紅網絡。以至于后來的采訪問題調整為“你理解的幸福是什么?”“你有什么遺憾?”
觀眾們對于這樣的“神問”反應強烈,引致社會各界人士眾說紛紜。有支持央視的,認為親民。有炮轟問題“粗暴”,令人感到茫然的。但不可否認的是,“神問”的到來引發了整個社會對“幸福”這個終極問題的深思。
現實:幸福感低迷
有網友認為,樣本的代表性、調查的方法、問話的技巧、周圍的干擾等,都會對“神問”的調查結果產生很大影響。盡管此次街頭追問大都得到了肯定的答案,但是基本沒有多少參考價值。
在此之前,“CCTV經濟生活大調查(2011-2012)”曾攜手國家統計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閑暇經濟研究中心,歷經4個多月的分析調查,對中國城市幸福感進行了一次調查,結果顯示,拉薩、太原、合肥位列居民幸福感前三名,且北方城市比南方城市的幸福感強。調查顯示,幸福感與收入水平有直接關系,同時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休閑時間、健康狀態、婚姻質量等)。從休閑等其他影響因素的分析上,又恰好可以看到未來中國人幸福感的需求走勢。
在愈加緊張的現代社會,人們逐漸變得浮躁焦慮,人心為物欲所蔽。在生活中一刻不敢懈怠,往往把目標定得局促宏偉,擠壓休閑時間,與家人聚少離多,忽略了身邊最為美好的景色。
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巖松曾說:“這些物化的目標陸續實現,但中國人也逐漸發現,幸福并沒有伴隨著物質如約而來,整個人群中,充滿著抱怨之聲,官高的抱怨,位卑的抱怨,窮的抱怨,富的也抱怨,人們似乎更加焦慮,而且不知因何而存在的不安全感,像傳染病,交叉感染。上面不安,怕下面鬧事;下面也不安,怕上面總鬧些大事,不顧小民感受;富人不安,怕財富有一天就不算數了;窮人也不安,自己與孩子的境遇會改變嗎?就在這抱怨、焦慮和不安之中,幸福,終于成了一個大問題。”
企業:拯救“幸福”的使命
2012年4月,聯合國首次發布了“全球幸福指數報告”,報告顯示在比較全球156個國家和地區人民的幸福程度中,中國內地排名第112位。事實上,關于中國人“幸福感”話題的討論一直都存在,關于幸福感的調查也出現了不同版本。但一致的看法是,中國人的幸福指數在經濟高速發展面前一降再降。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一些富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開始了拯救“幸福”的行動。
自2011年底,國內自主品牌清華同方電視便首先肩負起拯救“幸福”的使命,以“幸福”為主線,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
2012年白色情人節,清華同方電視拍攝的《看得見的幸福更出色》系列微電影在各大視頻網站及新浪微博同步上映,以親情、友情、愛情三個層面對幸福進行闡述,并提出“看得見的幸福更出色”這一理念,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5月,清華同方電視又在京舉辦了“中國第一屆幸福對話峰會”,再次圍繞親情、愛情、友情對現實中的矛盾及問題進行討論,以喚醒大眾對于幸福的深層次思考。
此后,清華同方電視陸續在在北京、廣州、鄭州、西安、成都、南京六個城市開展“2012清華同方電視中小學生暑期有獎征文大賽”,以“最幸福的一件事”為主題,面向全國中小學生進行有獎作文征集,希望孩子們能用心體會生活中的真善美,學會感恩,珍惜現在所擁有的幸福生活。
在清華同方電視的引領下,業內其他品牌也加入到拯救“幸福”的行列中。6月27日,三星顯示器聯手愛奇藝網推出了微電影《看得見的幸福》,該微電影通過屏幕向受眾傳達了一個個動人的“幸福故事”,再次引發網友熱議。
產品:聚合家庭幸福
產品的存在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為目的。同方電視認為,電視機是聚合家庭幸福的產品,而同方電視又以“家庭信息娛樂終端”為產品定位,因為只有將產品作為信息終端,全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才能分享更豐富的娛樂,從而提升每個家庭成員的幸福感。
“我們都知道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人們在衣食住行得到滿足之后,接下來的追求才是樂。為什么現在很多人的幸福感下降?是因為他的衣食住行在得到滿足之后,在追求樂的過程中,一旦樂不起來,他的幸福感就會下降。因此,我們也在力求為用戶打造更加愉悅的使用體驗。”清華同方電視大中華事業部總經理劉偉表示。
介于此,清華同方電視于4月起先后推出了智能云電視TX3900系列和TM3000系列,這兩款電視均采用了清華同方與美國Amlogic聯合開發的Andriod4.0系統,將電視與電腦技術完美融合,不僅能夠滿足消費者的收視體驗,還實現了PC、PAD的部分功能,為人們創造出一個智能化的娛樂信息平臺。
無獨有偶,聯想也于5月8日推出了四款智能電視產品,其產品的訴求則是希望借助海量的高品質視頻和涵蓋生活、娛樂的各類豐富應用,以更加人性化的操控方式,為一家人帶來更多的樂趣,成為全家人共享幸福歡樂的“新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