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D電視、互聯網電視和智能電視之后,雙核電視又相繼入市。相關專家表示,目前雙核智能電視多處于概念性階段,成功與否關鍵看其未來能否迎合市場的需要,而且雙核電視售價相對較高,建議消費者理性消費。
隨著四核手機的上市,在電視市場中也出現了雙核電視,智能電視漸入雙核時代。在今年的“十一”期間,多款雙核電視扎堆入市,給熱鬧的彩電市場再次注入了一股新活力。
在雙核電視領域中,不僅有合資,還有部分國產品牌也延伸于此,真正在這一行業發出自己的強勢聲音。筆者走訪了北京的多家大型家電賣場后發現,國產雙核機型價位大都在3000~10000元;合資品牌身價從13499~39999元不等,與同寸段單核電視相比,雙核電視普遍要高出5000至20000元。
或許是價格的原因,讓很多消費者對雙核電視望而怯步。筆者在賣場中和多位消費者溝通后發現,很多消費者并不知道雙核電視這個概念,部分消費者在選購電視機的時候,比較注重畫質表現,還有部分年輕的消費者則表示比較注重電視機的娛樂功能。但他們都表示,如果說價格要比同款尺寸液晶電視高好幾倍的話,自己還是不會選擇雙核電視的。
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換臺電視機和手機、電腦相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沒必要花好幾倍的價格去購買一臺畫質好一點,速度快一點的電視。
同時,筆者在淘寶等網上商城上搜索雙核電視,結果顯示的電視產品數量非常有限。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在手機界已經推出了雙核手機甚至四核手機,但在電視行業中,雙核電視還處于一個概念階段,各大企業相繼推出雙核電視可能并不在于提升業績,更多的是一種品牌戰略,表示企業具備頂尖技術,提升企業品牌形象。
目前,雙核電視已經上市銷售,雙核電視和單核電視之間又存在哪些差異呢?據了解,雙核電視機擁有雙核CPU、雙核GPU的硬件平臺,芯片強大,能同時運行多個項目,運行速度快。而單核電視如果同時運行多個項目的話,電視運行速度就會變慢的多。在成本上,雙核電視業比單核電視昂貴些。到底貴的值不值,消費者在體驗雙核電視中就能找到答案。
據了解,目前賣場在售的雙核電視主要有康佳、創維、長虹、TCL以及三星等品牌,其中大部分雙核電視可通過手勢、語音感應或觸控來開關機,甚或換臺,而且聯網后基本和電腦的體驗差不多,已具有“相當的聰明指數”。隨著電視智能化的發展,雙核、多核電視將是今后彩電發展的重要趨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核電視雖然在運行速度上頗有特點,但其在價格上不具備優勢,盡管雙核電視將是未來電視的一個發展趨勢,但要實現普及的關鍵還在于能否將價格壓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