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媒報道,世界電器行業巨頭--日本松下電器公司為削減成本,近日宣布明年3月底前在全球裁員1萬人,對于日本松下總公司的員工來說,這是一個非常痛苦的消息。而對于松下公司來說,裁掉這么多人也需要相當大的勇氣。
松下電器河井英明表示,在截至2014年3月底的財年內,松下預計集團運營利潤將至少達到2000億日元(約合25.2億美元)。松下上個月發布業績預警稱,截至明年3月底的本財年預計將虧損100億美元。
日本大地震、泰國大洪水、日元升值等,使松下2011財年巨虧7800億日元,當年松下裁員3.6萬人。今年4月,津賀一宏接替大坪文雄,成為松下電器新一任總裁。從松下11月初發布的2012財年半年報業績可以看出,松下在今年上半年的產品銷量低于預期,預計全年(到明年3月止)凈虧損7650億日元(約600億元人民幣),將連續兩年巨額虧損。
據相關業內人士透露,津賀一宏今年曾在松下內部反思業績衰退的自身原因:一是投資等離子決策失誤,由于液晶的成本下降快于等離子,使彩電業務巨虧;二是數碼產品研發沒趕上行業發展的節奏;三是新能源等新上的項目,投入巨大,但回報還需要過程。
為此,松下將收縮沒有效益的業務,砍掉一些虧損的部門;加強盈利產業投入;緩解緊張的現金流。有消息稱,松下明年3月底前將出售1100億日元的資產,主要是土地和樓宇。對此,松下電器(中國)有限公司有關人士曾表示,出售資產并不是松下官方發布的消息。
和索尼夏普一樣,松下公司也非常重視中國市場,是第一個喊出"沒有中國市場,就沒有松下"的企業,它認為中國市場非常重要。但是,它在中國的戰略卻乏善可陳。
家電研究專家步塵曾表示,松下認為中國市場對其太重要的,但是一直對在中國的市場的經營戰略沒有調整,頑固的堅持一些不切合實際的戰略。比如松下的產品在中國市場不受歡迎,為什么不及時調整,像那些向三星向夏普這些企業去學習,改變產品戰略呢?另外,當企業出現了負面的危機事件的時候,中國的媒體都大面積的去報道了,但是他仍然拒絕做出整改,完全不適應中國市場的形勢。
目前,占松下收入七八成的還是家電整機及上游零部件。而松下在彩電、數碼相機、白色家電等領域推陳出新的速度慢于同行領先企業,導致虧損。所以,松下產業轉型不能操之過急,要把傳統家電產業做好,為新能源產業的培育騰出時間。如果日本政府也拿出一些有效的引導措施來輔助松下、索尼等日系家電企業,那它們是可以扭虧為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