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是誰的天下?
對于蘋果來說,如果推出iTV,那么肯定是iOS系統了,但是對于其他的制造商來說,云電視背后的系統會選擇誰呢?Android無疑是最大的支撐者,此外,微軟的“芒果”(Windows Phone)系統是不是也會占據一席之地?還有惠普準備開源的WebOS系統等等。目前我們看到的國內制造商基本是以Android為自己的藍本進行二次開發應用。谷歌最新的Android4.0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據悉,Android4.0大小屏幕且開放和完整的系統,未來將迎接越來越多的基于大屏幕開發的游戲和應用,因此可以說,Android4.0是完全適合電視大屏幕顯示的系統。因為電視、平板電腦、手機等三屏將采用統一的標準,Android4.0電視將成為智能聯結、操控和顯示中心,三屏互動的互交方式也將更加統一和智能。
此外,Android4.0電視具有強大的多任務處理能力,同時支持多任務運行和操作。在電視桌面上,用戶可以隨時查看任務和流量,進行任務和流量管理,也能以縮略圖形式多任務列表查看,并可直接預覽、切換和停止。在瀏覽頁面時,Android4.0電視能支持網絡標簽,最多可同時打開16個標簽頁,與電腦操作無異。此外,通過UI界面展示,Android4.0電視能夠自定義桌面、壁紙和按鈕,和電腦一樣支持桌面文件夾,同時也可以對桌面和后臺任務管理。
隨著電視機進入智能時代,電視機也變成了互聯互通的工具,不僅可以實現電視機與互聯網內容的互通,還可以讓用戶通過電視機與親朋好友進行溝通,相互之間傳送圖片、點播視頻等等;可以與社區進行溝通,足不出戶完成一些生活中的繳費、查詢、購物等互動;還可以與玩友、博友進行溝通,一起邊玩游戲邊聊天。越來越多的云功能實現,也給用戶帶來了更多的體驗。
云電視還在培育期
從互聯網電視,到智能電視,再到云電視,電視的互聯網功能運用一直是由國產品牌率先發起并一直主導升級的。幾乎所有的國產彩電巨頭在智能電視領域都是重金投入,TCL、海信、長虹等還結成推廣聯盟,“云電視”這一個概念也是由國產彩電巨頭首先提出,并出臺了行業首個“云電視”標準。其實,嚴格來說,目前智能電視和云電視是無法嚴格區分的,但一定都是網絡電視,Android電視也只是智能電視的高端部分。云技術只是互聯網的一項應用技術,應該是智能電視的一種擴充應用和體驗。對于云電視雖然概念已經出現,產品也在被制造商主打,但是如何界定還處于模棱兩可之中。簡單地看,有人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那就是“像我們以前吃水是從自己家里的水井里吃,后來到了城市是吃自來水。以前自家井里的水是基于本地的,自來水是可以分享的,可以按需使用,需要的時候把水龍頭打開,不需要的關閉。”云電視概念與此類似。
其中有幾個要素:其一是海量的內容。就是把互聯網上的各種資源通過服務器整合,全球的用戶只要根據自己的需要從云端獲取,真正的實現了按需獲取,規模化。包括海量的內容,以往我們被動的接受廣電的節目,現在我們可以從云端有選擇的獲取我們感興趣的節目。其二是操控簡單。在云電視時代,可以用手機、Pad來操控電視。其三是云端的應用。可以在云端進行技術升級。此外,既然是云電視,那么會有私有空間,有公共服務器和平臺,這樣就可以實現圖片、視頻、音樂等內容的分享。此外,云分享也是一個要素,包括云點播、云預約、云推送,云服務等等。還有一點就是,云電視的一些運行是在云端,而不是在本地,這是跟智能電視最根本的區別,智能手機下載應用要先下載,安裝,才能使用。但是云電視不需要下載,我要做什么應用,直接用云端的應用。還有一個就是云電視必須能上網,要支持WiFi。
年來了,云電視會不會成為一種主流?筆者觀察還比較難,目前還處于市場培育期。云電視可能是繼智能電視、3D電視、LED背光源電視之后的新興熱點,也是智能電視的下一個藍海。不過普及還有諸多的限制。比如寬帶的應用范圍有多強悍,視頻內容的傳輸需要更強悍的寬帶支持,如果帶寬不夠的話,那么體驗就不會好。大家都把電視作為自己的下一個發展重點來布局,這也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在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外,未來的電視還是人們娛樂和生活的一個重中之重。
筆者觀察,未來的電視不僅僅是一個電視節目的終端,更是整合更多的性能和功能的終端,不僅可以替代電腦,還可以超越手機和普通電話,互聯網通話功能如果直接在電視上呈現,還需要什么可視電話機嗎?而且未來的電視將更加智能化,也可以作為家庭智能的最終信息中心。更多的銜接和指令都可以通過電視的遙控器來實現,或者建立一個中央控制區單元,把電視機、電腦、筆記本、平板電腦、智能電器、手機、電話等等都囊括進來。主要的視頻內容和圖像顯示以及娛樂項目通過電視這個平臺展現,并作為家庭信息化的總控臺。遙控各個終端和智能化的家庭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