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顯示技術關乎國計民生。在2011年發布的《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這一技術被列入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之首的重要位置。
平板顯示產業不僅自身是一個超千億的產業,而且從技術上集成了微電子技術、光電子技術、材料技術、制造裝備技術、半導體工程技術等多項技術,從行業上跨越化工、材料、半導體等多個領域,它的升級可以拉動多個產業集群的發展。
在國務院發展戰略新興產業正確的方針指引和國家資金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以京東方、深圳華星、昆山龍騰、上海天馬、南京熊貓為代表的中國TFT-LCD液晶平板顯示產業快速崛起,在短短3年間已經排除了歐美的滲入,形成了韓國、日本、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三國四地”產業競爭格局。
最近,一個世界產業格局的新動向引起業界的普遍關注。日韓企業近期紛紛將技術布局和產業布局向OLED轉移,這是否預示著OLED技術將會迅速替代TFT-LCD技術?全球平板顯示產業的技術轉型期是否真的即將到來?中國平板顯示產業又該如何應對?
日韓平板顯示產業新布局引起業內普遍關注
韓國三星公司日前宣布拆分平板顯示器LCD業務,并將于4月1日成立新的單獨子公司,這一消息立刻引起行業的廣泛關注。
而在此之前,日本索尼2011年12月撤出了與三星合資的LCD企業。隨后,日本夏普也宣布在今年一季度將削減一半LCD生產量。與此同時,三星將業務重點轉向OLED面板生產。除此之外,LGD、友達、奇美等面板巨頭均將目標直指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
對此,業內人士眾說紛壇。業內專家分析,三星拆分LCD業務有其自身獨特原因,主要是因為其TFT-LCD面板獲利性不佳,在2011年各財季均為虧損。加上三星與Sony合資的S-LCD公司面臨變局,Sony已經于2012年初出售所有S-LCD股權給三星電子,三星將面臨LCD面板出海口的問題。
另一個方面,由于三星整機與三星LCD業務緊密地捆綁在一起,導致不少三星終端的競爭對手有所顧慮,沒有更多地選擇向三星采購LCD面板。所以,三星必須在此時妥善處理相對過剩的LCD產能,這是其LCD業務能否扭虧為盈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