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索尼正在尋求與中國海信集團及友達光電展開合作。其中,為了重振電視業務,索尼正在與海信集團展開談判,希望在生產及銷售層面展開合作,索尼或將委托海信組裝電視機,并利用海信在中國國內的銷售渠道。
盡管索尼和海信昨天均沒有正面確認雙方合作的傳聞,但是業內專家紛紛認為索尼與海信在彩電業務上合作的可能性相當大,或涉及彩電代工及中國三四線市場銷售的合作。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索尼沒有發布相關信息,對媒體報道無法評論。而海信集團相關人士也表示,對傳聞相關情況“不清楚”。
一個是日本最大、全球排第三位的彩電企業,正致力于扭轉彩電業務連續八年虧損的局面;另一個是中國市場彩電銷量最大的企業,正致力于推進國際化,兩者合作會擦出什么火花?
索尼本月12日宣布的改革方案提出,彩電業務要在2013財年實現扭虧,2012財年要使電視業務的固定業務成本降低60%,運營成本降低30%。除了轉讓上游面板合資公司的股份、減少電視型號之外,提高彩電外包代工的比重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索尼此前解除了與三星電子在電視液晶面板業務領域的合作關系,并出售數個電視組裝工廠,以壓縮生產成本。
一位家電咨詢業資深人士認為,索尼在中國彩電市場的份額只有約6%~7%,每年銷量約200萬臺,而海信在國內一年的彩電銷量有600萬~700萬臺。如果索尼找海信代工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彩電,并委托海信管理其在中國的彩電銷售業務,可以降低索尼彩電的生產、銷售成本,有助于索尼減少彩電業務的虧損,并擴大在中國的銷路。
而海信彩電目前主要銷量在中國市場,它急于拓展海外銷量,索尼將是一個強大的“背書”。
索尼計劃2012年彩電銷量為2000萬臺,即使有一半外包代工也相當可觀。帕勒咨詢公司資深董事羅清啟估計,索尼不會把所有外包訂單都給海信,“應該會在不同區域找不同的戰略支點”。
Display Search中國區研究總監張兵對雙方合作程度的預測更為謹慎。他認為,如果索尼把中國市場的彩電制造、銷售都外包給海信,那么幾乎意味著索尼彩電將放棄中國市場,只賺取品牌的剩余價值,“目前還不是這樣做的時候”。所以,張兵估計,索尼也許會把部分彩電代工訂單交給海信,但是在中國的電視銷售仍自己掌握。
業內認為,索尼與海信的合作傳聞,背景是三星電子及LG電子等韓國企業在全球電視市場上的強勢,另一方面卻是日本電子巨頭彩電業務的巨虧。在此背景下,日系企業尋求與中國大陸、臺灣的彩電制造企業合作將是大趨勢。
今年以來,日本電子巨頭為使彩電業務盡快扭虧,均加大了彩電代工的比重。如夏普與鴻海結盟,鴻海將承接夏普的彩電代工訂單;此前東芝已經與TCL合作,將中國市場彩電的生產與銷售委托給TCL,東芝只在雙方合資公司中持有股份。
上述業內資深人士指出,即使索尼不與海信合作,也會與其他中國彩電企業合作。
另一方面,也有業內觀察人士認為,盡管索尼與海信的合作凸顯了中國企業與大陸市場的價值,但還是帶有日企轉嫁危機的用意,而對于海信來說,如何平衡與索尼的競爭關系而不至于“引狼入室”,也將是一個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