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IT品牌在彩電市場的影響力,全球市值最高的蘋果公司自然不能不被認真對待:國內的評論界也認為——蘋果TV將是唱革命。得出這一依據的主要原因可能來自于經驗型的觀點,“蘋果以往的每款產品都是一場革命:ipod、iphone 、ipad等”。
但是,在認為聯想可能不行的背景下,堅決認為蘋果是變革者,是不是有點太偏愛蘋果了呢!
2007年6月29日18:00 iPhone 2G 在美國上市:蘋果和喬布斯,用一個比普通手機都要更大一些的“盒子”,證明了PC企業也可以在通信領域實施一場革命。憑借這款產品,蘋果公司迅速成為全球銷售額和利潤額最高的手機企業,并改寫了手機“通訊產品”的傳統認識——作為智能手機,他更是一臺PC:因為蘋果在手機上的優勢是IOS、APP商城等嶄新的應用“生態圈”。
研究表明,蘋果手機成功的秘密就在于,蘋果不把手機當做手機。作為傳統通信功能的手機,成為了蘋果手機的“附屬”部分,取而代之的是便攜多媒體、移動互聯網、不計其數的智能應用和超“舒適”的操控體驗。而今,蘋果似乎正在將這種“革命”方式,應用到彩電上。
蘋果智能電視產品,又被成為ITV(目前ITV商標已經被海信智能電視使用,業界習慣于延續ipod、iphone 、ipad等命名方式來稱呼蘋果的智能彩電)。對于這款產品,業界充滿了傳說:2012年年中上市、年底上市、13年初上市;使用三星OLED屏幕、夏普4K液晶屏幕;甚至還有ITV只不過是大一些的ipad的說法……
無論猜測靠不靠譜,何時蘋果智能電視能夠出現在消費者面前,現在蘋果公司都在做著一件事情:“放風”——放出各種“風聲”,幫助蘋果智能電視造勢;吊足了消費者的胃口,然后一擊成功。這也是蘋果每款產品上市之前都會演習的“營銷套路”。專業的說法是:虛擬體驗。蘋果通過不斷將新產品的各種性能或真或假的透漏出來,探聽消費者的反應,同時去改進產品的設計,以求最佳的產品“應用體驗”。
對于夢幻中的蘋果彩電,人們充滿了期待(即便三星公開質疑蘋果的顯示效果方面的水平)。以營銷學的觀點,僅僅是這種期待的心情,就已經形成了一種革命:最熱的彩電品牌的光環,正在向蘋果的頭上移動。IT者在這場變革中已經開始“出盡風頭”:既然蘋果能讓手機不是手機,電話功能成為手機的附屬,取而代之的是移動網絡和移動多媒體;那么就有理由相信,蘋果能讓TV不再是TV,看電視劇只不過是電視的附屬,上網聊天、玩游戲、看資訊、炒股,甚至購物才是電視的正差!
如果加上此前聯想的智能電視就是PC,智能彩電普遍采用谷歌安卓操作系統的事實,現在業界已經形成一種共識:沒有IT企業參與的智能彩電是不成立的。谷歌安卓、聯想、蘋果、微軟、三星這些巨頭,最近都在互相幫忙、應和著宣傳宣傳一個相同的戰略。這個戰略就是:手機、平板電腦、傳統PC和智能電視的四屏在互聯網時代相互融合——用蘋果手機當蘋果電視的遙控器將是以后智能電視最常見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