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絞線傳輸平衡模擬視頻信號的技術出現很早,它是模擬視頻傳輸技術的一個分支。它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它解決了300米至1200米距離范圍內高質量圖像信號傳輸的問題,因為在這段距離范圍內同軸電纜傳輸難以達到要求而光纖傳輸又顯得不太經濟;另一方面,它解決了大規模密集型監控網絡的布線問題,雙絞線自身的尺寸和柔軟性克服了大量使用同軸電纜時的布線難題,同時雙絞線本身的特性決定了其比同軸線纜的抗干擾能力大大增強,所以它在監控網絡的應用立即引起了業界廣泛的關注,在較短的時間內已經被大量應用到工程實踐中,并且取得了很好的使用成果。
與同軸電纜傳輸的非平衡信號不同,雙絞線傳輸的是平衡模擬視頻信號,因此需要配合相應的雙絞線傳輸器使用。通常300米以內,采用無源雙絞線傳輸器即可實現高品質視頻傳輸,相關技術非常成熟,使用簡單,已被廣泛應用。300米-2000米傳輸時,需要使用有源雙絞線視頻傳輸器使用,現有市場上的有源傳輸器基本需要用戶根據雙絞線的長度手工進行信號調整,對工程人員技術依賴性較高,多路施工時調節的過程耗時較多,且圖像的一致性不是很理想。
免調試、自適應有源雙絞線視頻傳輸器是近2年出現的新產品,其推出主要是為了解決現有有源手工調節傳輸器在設備調試操作繁雜、多路圖像一致性不好等應用問題,設備能夠根據所鋪設線路的長短,在啟用后的極短時間內能自動將圖像調整到最佳,施工效率極高。目前全球有三家能夠提供自適應雙絞線傳輸器技術方案,分別是美國Intersil、美國Maxim和國內的Chipmap。美國Intersil是國際有名的IC提供商,其于2010年下半年推出了一款用于自適應視頻接收的專用芯片,其優點是圖像傳輸距離遠(經過測試,前端使用無源發射的情況下,可以達到1400米有效傳輸),缺點是芯片價格非常昂貴,因此國內除了一些高端定制的機器除外,并未廣泛應用。美國Maxim在較早時間推出了全球首顆自適應視頻接收芯片,該芯片最大不足之處是圖像傳輸距離較近(經過測試,前端使用無源發射的情況下,僅達到600~700米有效傳輸),雖然價格相對Intersil較低,但整體的性價比并不高。國內早期曾有幾家品牌廠商采用該方案推出了免調試、自適應的視頻傳輸器,但2010年底時陸續清倉撤換,估計也是基于此種原因所導致;目前來看,國內chipmap智能模塊方案在自適應傳輸應用方面還具備一些優勢,據了解該方案是在現有有源手撥雙絞線傳輸方案的基礎上改進而來,可實現1200米距離的高品質畫質傳輸(前端搭配無源產品),價格方面也比較低廉(價格比Maxim略低)。筆者曾親自測試過使用Chipmap方案產品,圖像質量在1200米以內(前端搭配無源產品)還是令人滿意的。
免調試、自適應視頻傳輸器的在視頻傳輸領域的應用理論上來說應該越來越廣泛,隨著同軸線纜的材料成本越來越高及本身抗干擾性不強等的特點,越來越多的中短距視頻傳輸會越來越多使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而免調試、自適應的傳輸器在應用上,不管是對工程人員的技術經驗還是對設備本身的依賴度都非常低,可以加快工程施工進度,同時在實際使用當中,免調試、自適應視頻傳輸器也有時充當線路測試的角色,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線路通斷測試及對線路情況的校驗。另外在一些視頻傳輸距離經常變動的應用領域,相信免調試、自適應視頻傳輸器的優勢會更加明顯。
目前,國內市場上能見到的免調試、自適應視頻傳輸器也只有深圳優特普開發幾款產品,其他的并不是多見,其主要原因一是技術門檻較高以為,還是因為價格所導致,現有產品的價格比手動調節的仍然略高一些,畢竟設備中的計算、控制、存儲等都需要更多的器件去支撐,相信日后隨著市場的接受程度的加強深入,廠家之間競爭的加強,免調試、自適應視頻傳輸器價格方面會越來越有優勢,逐漸能夠取代現有手工調節有源傳輸產品的主導地位,使得監控工程的應用安裝上一個新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