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全球彩電業一直都是在起起伏伏中前進。外資方面,日系彩電企業在前進中坎坷不斷,金融風暴、天災和轉型不當等因素讓大部分家電巨頭深陷巨虧泥潭,無力回天;韓系家電企業趁機追趕,以驚人的速度趕超日企,領銜彩電市場;而以長虹、海信、康佳和TCL為代表的中國軍團也有望乘勢追擊,繼續擴大銷售戰略,抓住新機遇擴大影響力。
當日資電視遭遇“內憂外患”時,韓資企業趁機逐漸崛起。據美國專業市場調查機構DisplaySearch2011年第四季度報告稱,韓國三星電子的液晶電視和等離子電視占據了世界平板電視46.3 的市場份額,這也是2006年以后三星電子連續6年占據世界平板電視的絕對優勢。而目前,國內彩電市場呈現出日資、韓資、國產“三足鼎立”的局面。有媒體曾分析,目前康佳、長虹、海信、TCL、創維、海爾等國產品牌的市場份額總和已經占去國內市場的半數以上,外資份額中三星、LG等韓資品牌牢牢占據優勢地位,而索尼、松下和夏普等日系彩電在華銷售優勢不再。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本土彩電企業想要從中獲益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韓企的超越并不是偶然,雖然2000年以前,日本電視機叱咤風云。而從2000年后期開始,韓國企業便開始了奮力追趕。如今,在韓國三星電子的半導體、手機、顯示器以及電視機等核心業務市場上日本電子廠商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目前唯有東芝的閃存業務能在單一部件和產品方面與三星相抗衡,但就兼顧部件和產品兩方面上,日本的電子廠商與三星的差距也在逐漸的拉大。我國本土家電企業雖然進步不明顯,但是也在奮勇前進。而近期大家討論的最多的話題就是智能電視,智能化也是全球家電未來發展的一大趨勢,不僅是家電企業認識到這一點,就連IT企業也想通過智能電視獲得新的轉變,我國彩電廠商也早就在著手開發智能電視,在保質保量的同時已經研發出語音智能電視、同步云電視和云健康電視等智能電視產品,而且在注重開發電視智能的同時,也兼顧軟件和平臺以及彩電本身的基本素質,畫質和音質的提升。
相交于外資廠商和IT企業,我國彩電企業擁有價格和熟悉消費需求等優勢,雖然在液晶面板技術上還有待提升的空間,沒有韓企和日企那樣成熟,但是,本土彩電企業已經抓住了機遇的尾巴,在彩電制造、分銷的成本上都較外資品牌優勢更突出,在3D、“云技術”方面的反應速度也更為迅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本土家電一定能突破自己,以嶄新的角色展示在世界的舞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