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產品質量都無法保證的企業,根本沒有資格談品牌、談技術、談營銷。
日前,繼操縱全球液晶電視面板價格被罰巨款、違規借奧運商機宣傳3D電視遭到國際奧組委警告、涉嫌盜取三星OLED技術被告上法院,LG電子在中國市場再度曝出一款數字電視產品質量不合格。
《中國企業報》記者從第三方市場監測機構獲得的數據表明:在今年以來的國內家電市場競爭上,LG電子主打的液晶電視業務已經跌出國內市場十強之外,LG電子的空調、冰箱、洗衣機等業務市場份額,離全面退市僅“一步之遙”。就連在過去幾年頗為火爆的LG手機業務,也經歷了從“白天鵝”迅速向“丑小鴨”的墜落,正身陷虧損泥潭中“舉步維艱”。
日前,天津市工商局在流通領域對標稱廣東、江蘇、湖南、遼寧、北京、天津、上海等7個省、直轄市10家企業生產的10個批次數字電視開展質量監測。其中,只有LG電子一家的電視存在“垂直可視角指標”和“SDTV水平清晰度指標”兩項不合格。
作為一家跨國彩電企業,LG電子此次在主營業務上出現的產品質量不合格情況,迅速在市場上引發質疑。在浙江萬里學院客座教授馮洪江看來,“當年LG電子曾經在中國空調市場上出現過翻新空調再上市銷售的問題,以此為標志全面加速LG電子在中國空調市場的敗落。如今,連垂直可視角和SDTV水平清晰度都無法保證,這顯然會成為LG電子在中國彩電市場發展的一個新拐點,最終會加速LG電視業務的下滑”。
有消費者提出質疑,“連一臺液晶電視的質量都保證不了,LG電子接下來還能做什么”?此時,LG電子啟動借“倫敦奧運會”影響包裝宣傳3D智能電視的廣告計劃,隨后一則包括眾多韓國明星在廣告推薦稱“會選用LG Cinema 3D智能電視觀看2012年倫敦奧運會”,播出兩天之后便遭遇來自韓國奧組委和國際奧組委的警告,作為非奧運贊助商的LG電子,在進行任何形式的廣告宣傳時都無權使用“奧運”兩個字。
令LG電子倍感尷尬的是,其在平板電視市場的競爭對手松下電器,才是本屆奧運會的官方贊助商,擁有電視產品廣告中使用“奧運”字樣的權力。同屬韓國企業的三星電子只能在移動通訊設備上使用奧運宣傳字樣。
如果說,在液晶電視產品質量不合格、3D智能電視廣告虛假宣傳等事件的背后,只是表明LG電子在全球彩電業務上的競爭力快速下滑。那么,日前再度因為操作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價格而遭遇巨額處罰、涉嫌盜取競爭對手三星電子OLED核心技術被告上法院,則標志著在全球經濟沖擊下的LG電子,在面臨主營業務競爭乏力、可盈利項目逐步減少等問題時,不得不通過上述“旁門左道”手段來彌補自身的市場營銷投入不足、原創造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等弊端。
日前,LG電子旗下專門從事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的LG Display表示,包括該公司6名員工在內的11個人被指控于2010年至2011年期間竊取三星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三星電子表示,“LG Display有組織地竊取其顯示技術,挖走員工,竊取三星先進的電視顯示技術”。
由于目前全球液晶面板價格已經連續19個月出現下跌,市場虧損迫使LG電子不得不快速從LCD顯示面板轉向OLED顯示面板的產業轉移。不過,由于缺乏在OLED技術上的積累,迫使LG電子必須要取得“非常規”手段完成在這一新興產品上的布局。
一方面是涉嫌偷盜競爭對手的OLED技術,另一方面則是迫于生存和經營壓力,LG電子還因為聯合東芝、友達光電等企業,再度操縱全球液晶顯示面板價格遭遇訴訟,最終不得不以同意聯合支付5.71億美元進行和解。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LG電子第一次利用自身的產業優勢地位,聯合同行對全球液晶顯示面板的市場供價進行操縱。在馮洪江來看,“操縱市場供價的目的非常明顯,就要保證和控制企業足夠的利潤空間。但這完全不是按照市場化之手調控,而是企業之間迫于利益導向下的違法聯合,最終傷害的是眾多下游生產企業和直接消費者的利益。”
目前,新一輪信任危機正向LG電子市場銷售迅速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