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9月1日起,國內首次制定的《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將正式實施,家電開始評定“智商”等級。那么何為智能家電?其評判標準為何?選購智能家電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廣大市民仍然十分疑惑。
為此,記者走訪了市區各家電賣場,發現各種智能化家電已成為各品牌的主要銷售品,銷售商和消費者對新規的實施情況并不清楚,不少消費者表示,不管規定如何,按需求購買智能產品才是明智之選。
市場反應:智能家電成為主打產品
7月9日,記者在市區各家電賣場走訪時發現,智能家電已經占據了家電市場的大多數,小到智能豆漿機,大到智能空調、電視機都踏入了“智能”的行列。
9日,當記者走進市區一家大型家電賣場時發現,在該賣場門口就已經擺上了智能電視機的促銷點,工作人員不停向來往市民介紹相關促銷活動。
而在賣場上,擺在電視柜上和掛在墻上的智能電視機最為搶眼。
“現在正在搞暑期促銷,購買智能電視機劃算。”工作人員向記者推薦。
走訪一圈后,記者發現,大部分家電都已經有了智能款產品,其中以電視機最為明顯,不管大小品牌,幾乎全部都貼上了“智能”的標簽。
在某名牌國產電視機銷售專區,記者看到,智能電視機從32寸到50多寸,從掛壁式電視到普通擺放式電視,不同尺寸不同款式,應有盡有。
該品牌電視機銷售人員見有顧客來到,便竭盡全力推薦智能電視機的強大功能:“智能電視機能夠實現電視、電腦、智能手機間的互相控制,還可以上網沖浪、玩體感游戲、智能搜索、自動開關機……”
可以視頻上網查菜譜的智能冰箱,能自動檢測洗衣泡沫的智能洗衣機,只需摁鍵就能自動完成豆漿制作的智能豆漿機,可根據家人數量及室內溫度自動調溫的智能空調……智能家電已成為市場的主角。
“智能產品因為簡單方便易操作,已經成為大家購買家電時的首要選擇。”市區一家店賣場老板介紹。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智能化的家電產品將逐步取代老產品,走進千家萬戶。
市民疑惑:如何鑒別智能家電
“肯定選擇智能家電。”在走訪中,不少市民都表示,在選擇新家電時,首先會考慮時下最時髦的智能家電。
剛結婚不久的市民周莎在挑選家電時,幾乎都選擇的是智能家電。
“智能電視機聯網后就相當于一個巨大的顯示屏,一家人在一起看節目、上網、娛樂,都很方便。”周莎說。
“每個商家都推薦說他們的智能電器功能更好,沒有評判標準,很難判定哪些功能有必要,哪些沒必要。”但周莎也表示,如何挑選品類、功能繁多的智能電器,成為一個難題。
和周莎一樣,由于缺乏評定標準,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智能家電時,很難對產品智能技術進行判定。到底是真智能,還是僅僅是個促銷幌子?
“食品有配料,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我能夠很明確地對產品作出判定,但是智能產品我只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選擇。”周莎說。
國家新規:家電“智商”分為5個等級
什么是智能家電?
智能家電國家標準首次對智能家電給出了明確定義:采用一種或多種智能化技術,并具有一種或多種智能特性的家用和類似用途的電器。標準同時明確,家電智能特性是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電的控制系統所具有的類似人的智能行為,如自學習、自適應、自協調、自診斷、自推理、自組織和自校正。根據出臺的評判標準,簡單增加上網、3D功能的彩電已無法再被稱為智能電視機。
通過檢測評價,每款智能家電必須認定采用了何種智能技術,是否因此產生性能提高、功能擴展的效果,并根據總得分評定家電“智商”等級,總得分80至100分為1級,60至79分為2級,40至59分為3級,20至39分為4級,0至19分為5級。
新規可作參考 但不能完全依賴
記者在市區家電賣場走訪時發現,大部分銷售人員和消費者都不清楚智能家電新規。
據了解,9月1日實施的《智能家用電器的智能化技術通則》為國家推薦標準,廠家自愿實施,不具有強制性。同時,檢測標準也沒有給出明確的級別劃分線。這些都讓很多專家擔心,智能家電5級劃分標準的出臺是否會變為一些大企業的推銷手段,最終淪為這些大企業的噱頭。
“購買智能家電,根據自己的需求購買比較明智。”市民楊慧說,她花了近千元購買了一臺智能豆漿機,但實際上,除了每天早上打豆漿外,其他功能根本沒用。“300多元的豆漿機也能實現一鍵制作豆漿,等于我買豆漿機白花了600多元錢。”
“購買智能家電還是要多加考慮,按需購買,貨比三家。”市消委會相關負責人提醒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