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日關系不明朗、日系家電銷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如何抓住機會,改變自主困境,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多年來,洋品牌彩電為什么一直在中國消費者的心中占據著強勢地位?因為其掌握了核心技術。隨著家電產品越來越智能化,本土彩電廠商以消費者為本,在平板電視的技術和功能上不斷創新,用心制造,以心換“芯”,擴展了彩電的使用范圍,改變了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觀眾們不僅能看電視,還能用電視。今天的電視,讓消費者更多地看到的是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可喜變化。
長虹語音電視業界首創
自從2011年蘋果公司推出具備Ciri語音技術的IPhone4S手機以來,智能語音技術迅速的在中國的各行各業得到了應用,這其中應用最具代表性的當屬中國的電視行業。
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
作為電視行業首創,長虹智能產品群2012新品最大亮點——長虹語音電視在國內備受各界關注。內置Ciri的智能語音交互系統的長虹語音電視的推出,讓行業眼光從蘋果Siri轉移到了長虹Ciri語音智能電視上。長虹語音電視中設計的語音助理讓聰明的語音電視更像是一個提供海量音視頻服務的家庭成員。
長虹集團董事長林茂祥曾表示:“新”、“舊”時代的電視在產品、業態、模式的對比中,我認為,最核心的變化就是從原來的硬終端競爭到了軟實力的比拼。真正能夠整合產業鏈的是終端,整合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是用戶,只有終端才能掌握用戶,只有終端才能發現用戶、才能找到用戶。終端因此成為整個產業鏈上最核心的部分。
傳統電視時代,產業競爭是以硬終端為載體的,主要用關鍵部件來整合產業鏈,大家看到日本企業、韓國企業過去在面板、芯片、關鍵部件上擁有很強的話語權,下游的應用技術創新、整機創新的空間相當有限。
在傳統向智能轉型的過程中,關鍵部件、內容服務、傳輸以及渠道都曾想站出來整合整個產業鏈,但是都沒有成功。因為,智能時代不再依賴于這些,面板是富余的,芯片是富余的,硬件已經整合不了產業鏈。所以,單靠硬件的競爭是不夠的,還要看服務能否勝出,也就是所謂“軟實力”的比拼。
縱各主流的電視企業在近期推出的新品我們可以看出,似乎預示著中國的電視行業已經邁入了一個嶄新的“語音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