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法制進程的不斷推進,普通大眾的法律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借助科技力量推動司法公開和司法宣傳成為現代司法普及發展的重要舉措。遠程庭審正是以信息技術推動庭審模式創新的代表。所謂的遠程庭審,是指借助信息網絡、音頻視頻傳輸、多媒體存儲于展示等技術,使訴訟參與人在遠程法庭參加法院庭審、提審等審判活動的審判方式。
提升司法效率,增強普通大眾對于司法的信任感
當今社會處于轉型期,社會矛盾凸顯,從而導致訴訟案件的大幅攀升,基層法院案多人少的現象日益明顯。基于此,將有限的司法資源最大化利用,節約法官的精力成本,促進法院審理案件的公正、效率及效果,成為司法普及的重要前提。遠程庭審,基于其獨特的跨地域溝通模式,對于異地案件的審理,法官與犯罪嫌疑人都可以“足不出戶”,將案件的審理控制在幾小時甚至幾十分鐘,從而有效避免了不必要時間的浪費,縮短了審判周期。
國人主張以和為貴,訴諸法律是最終的無奈之舉,因此,對于普通大眾而言,打官司要解決的是自身的燃眉之急。如果由于司法效率低下,訴訟長期拖延,就會嚴重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讓人們對于司法求助的可行性產生質疑。沒有了普通大眾的信任,司法普及將無從談起。司法效率的提升有助于法院公平、公正形象的樹立,增強普通大眾對于司法的信任感,為司法的普及打下堅實的群眾基礎。
降低訴訟成本,提升人們的訴訟積極性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推動下,人們異地活動日益頻繁,從而導致了異地糾紛數量的激增。傳統的審判模式下,以地域管轄為主,當事人到庭訴訟的方式不僅會增加訴訟成本,不停的奔波還會給當事人帶來極大的不便。許多的當事人在權衡了訴訟的得失之后,“理性”的選擇了放棄,導致了法律賦予權力的無法實現,更在很大程度上縱容了違法行為,阻礙法律普及。
借助遠程庭審系統,當事人就可以免去長途奔波之苦,就近實現“原告被告并排坐,看著電視打官司”,免去了大量訴訟費用之外的支出,大幅降低了訴訟成本。如,距北京城區100多公里遠懷柔湯河口法庭采用遠程庭審系統后,由于省去了旅途奔波,原來需要花一天審理的官司,現在三個小時就可以結束,實現了時間與金錢的雙贏。
結語:
當今社會科技高速發展,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司法領域自然也不例外。信息科技逐步進入法院、走入法庭,成為提高訴訟效率、節約訴訟資源、方便庭審訴訟的“靈丹妙藥”。作為視頻通信在司法領域的具體化應用,遠程庭審的迅速流行將為視頻通信行業的市場擴張提供更為廣闊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