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蘋果iPhone5和iPad mini面世,然而圍繞著蘋果最新產品核心部件的爭奪中,曾經占據蘋果零部件供應40%市場的三星電子顯然成為了失意者。
蘋果正在加速推動核心部件的“去三星化”,來減弱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三星的局面,這一選擇讓更多的液晶面板、內存甚至是電池廠商看到了希望。
繼將部分DRAM與NAND Flash訂單轉向東芝、海力士和爾必達后,從iPhone4開始已經不再采購三星液晶面板,蘋果新一代iPhone的面板采購依然將三星排除在外,而是采用了韓國LGD,以及日本的Japan Display與夏普。
同樣對于iPad mini的面板訂單,LGD、夏普,以及來自臺灣的友達成為最終的入圍者。除了與三星的專利官司外,蘋果在新產品的面板采購中徹底放棄三星,主要是因為整合后的三星Display在中小尺寸領域已將重點轉向AM-OLED技術,這與蘋果要求的高清晰度、高像素的面板技術方向都出現了偏差。
不過由于新產品很快即將面世,但夏普等新面板供應商采用IGZO技術的新面板量產速度有些推后,蘋果2012年底預計出貨5000萬臺新一代iPhone可能出現短期內缺貨的局面。
面板全部出局
三星出局不僅是因為雙方的競爭關系,而且三星在中小尺寸面板的一些核心參數上也無法達到蘋果的要求。
“其實蘋果的去三星化從iPhone就開始了,當時三星面板供貨的占有率已經降低到10%左右,但現在三星在蘋果新品的面板訂單中已基本全部出局。”京東方副總裁張宇9月12日告訴本報記者。
消息人士告訴記者,蘋果的新一代iPhone在發布前已經完成超過300萬臺的生產量,前期采用的面板主要是來自LGD和日本的Japan Display,而夏普因連續巨虧和生產工廠的調整導致面板量產時間推遲,已經無法趕上首批新iPhone的訂單。
記者了解到,LGD的IPS硬屏技術在分辨率和亮度等技術參數上的優勢一直是蘋果最為倚重的面板產品,在iPhone和iPhone4S的面板供應中一直居領先的位置,而LGD在IPS硬屏技術上又采用低溫多晶硅技術開發的in-cell新制程的視網膜面板,這次又成為新一代蘋果智能手機最大的面板訂單獲得者。
與LGD相比, Japan Display在低溫多晶硅面板領域擁有更明顯的技術優勢。Japan Display今年4月掛牌后依靠其開發的651ppi高像素密度面板,以及常規的400PPI中小尺寸面板已躍居全球中小尺寸面板出貨額的首位,并入圍蘋果新智能手機面板供應商。Japan Display去年11月才成立,由日本政府旗下官民基金“產業革新機構(INCJ)”出資2000億日元控股70%,東芝、索尼和松下三家公司參股。
Displaysearch 中國區市場總監張兵告訴記者,“蘋果選擇面板對于技術參數要求很高,三星出局不僅是因為雙方的競爭關系,而且三星在中小尺寸面板的一些核心參數上也無法達到蘋果的要求,比如說蘋果的面板要求必須在300PPI以上的像素,三星原有的中小尺寸面板就無法達到。”
張宇也表示,其實三星Display現在的主要方向瞄準AM-OLED技術,雖然這種新顯示技術在色彩飽和度、自發光等技術上有優勢,但在像素、分辨率等方面要與蘋果的要求相差較遠,這也是蘋果一直拒絕采用三星占90%市場的AM-OLED面板的主要原因。
他還指出,“AM-OLED雖然也進行升級推出SUPER AM-OLED產品,但其成本要比低溫多晶體和夏普的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高出幾倍,短期內缺乏競爭力,蘋果和三星正在讓未來的中小尺寸面板技術方向發生分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日本和韓國的新技術面板入圍外,來自臺灣地區的友達也首次成為蘋果iPad mini的面板供應商,這一消息已經得到友達方面的承認。據悉,今年6月友達和LGD已經開始向蘋果提供少量iPad mini面板,而9月友達提供的數字已經上升到超過其產能的近50萬片,而LGD則達到60萬片的最大產能。
不過由于另外一家供應商夏普的量產推遲,有消息稱,iPad mini和升級后的The new iPad可能要推遲到10月份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