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電毛利豐厚
接近50%
毛利率比較高的公司,依舊集中在煙灶、衛浴、廚房炊具等生產企業。其中華帝股份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13.11%,業績增長受益于網購收入和房地產直銷收入的大幅度增長。
萬家樂上半年營收9.5億元,凈利潤3811萬元,分別同比下滑13.4% 和48.1%。不過主營業務廚衛電器仍保持了增長,上半年廚電電器業務營收和營業利潤分別同比增長了13.0%和31.6%。萬和電氣業績也繼續上行。年報顯示,上半年萬和電氣營業總收入14.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6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7%。而這三家企業的毛利都接近50%。
有分析認為,盡管房地產調控政策抑制了廚電市場的增長速度,不過這些企業都提高了產品的售價,記者走訪時發現,4000元以上的油煙機已經占據了主要市場,而這些產品的成本不足一半,這也是廚電公司利潤豐厚的主要原因。家電分析師梁振鵬指出,廚電產品利潤豐厚原因有二,其一是產品技術門檻比較低,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除原材料價格上漲外,生產成本不斷降低;其二廚電產品較之大家電,消費者無法橫向比較,也給了產品價格虛高的可能。
小家電行業
利潤下滑明顯
近年來,各家電行業都紛紛表現出對小家電行業的看好,小家電行業利潤最高可達到50%。不過不少小家電產品都非必需品,而是改善性需求,經濟環境不好,消費者對小家電的需求也逐漸減弱。小家電行業龍頭企業美的、格蘭仕都未上市,無法獲悉準確數據,不過蘇泊爾和愛仕達的年報可窺一斑。
蘇泊爾公布2012年半年報業績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3.38億元,同比下降4.04%;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0億元,同比下降4.81%;蘇泊爾方面表示,業績下滑受出口減少、人員成本增加和“不銹鋼事件”的影響。除了蘇泊爾,愛仕達的中期業績也并不樂觀,愛仕達中期營業收入8.72億元,而凈利潤只有1655.86萬元,同比下降48.89%。這些企業認為,國內外經濟不景氣是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此外小家電產品溢價能力不足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以電飯鍋為例,國內企業一臺電飯鍋價格在500元左右,而外資品牌例如東芝的產品價格可達到萬元,兩款產品的利潤天壤之別。針對這樣的現象,中國家電研究院院長邴旭衛向記者表示,提高小家電產品的創新能力和工藝設計水平是中國企業下一步的緊要任務,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