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來了 我國企業如何應對?
LG OLED電視上市銷售,是否意味著OLED電視規模化量產提前到來?作為OLED產業的后來者,我國家電企業應如何應對?
在LG宣布55英寸OLED電視上市銷售之前,只有三星的OLED5.5代線較為成熟,而國內的維信諾、京東方等企業的5.5代線也正在投建。因此,業界認為,中國在OLED時代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漸縮小。
那么,此次LG將旗下的OLED電視上市銷售是否意味著中韓OLED技術之間的距離被再一次拉大呢?奧維咨詢平板事業部分析師季金剛分析表示,LG公司OLED電視的推出,一方面是為了提高大家對OLED發展的信心,另一方面也為了提升LG的品牌形象。“OLED電視的推出不能認為是比預期提前,而是大勢所趨,是在信心小幅回落之后的再次提升。”
從技術層面看,目前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韓國和日本的技術差異并不明顯;中試和小規模量產方面,中國企業正在快速推進AMOLED技術的進步和小批量生產。據相關資料顯示,維信諾等企業未來兩年內都可能推出30~55英寸,甚至更大尺寸的AMOLED樣品。
在OLED技術方面,我國家電企業和外資企業之間的差距不大,不過要達到量產還需要一定的研發時間和國家相關政策的扶持,在這期間,三星和LG很可能會通過價格戰的形式來打壓中國企業。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作為生產大尺寸OLED屏幕的主流技術,AMOLED(有源驅動OLED)5.5代生產線現在已基本成熟,理論上是可以生產30~55英寸的OLED面板的。隨著OLED蒸鍍技術的進一步成熟,未來一定會有大的突破。雖然LG的OLED電視上市時間比業界預想的要提前,也比在中小尺寸OLED市場占據優勢的三星公司更早,LG此舉的市場競爭意味大于技術競爭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