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消息,中國電子商會與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京共同發布了首批4K超高清電視檢測認證結果,TCL、索尼、三星、LG和夏普等五家中外主流彩電企業的4K電視產品通過了國家認證。
據悉,此次檢測認證工作是依據首個國字號4K超高清電視認證規范展開,認證規范從清晰度、重顯率、色域覆蓋率、對比度及固有分辨率等多項指標,全面界定了超高清電視所應具備的水準。4K超高清認證結果的發布將為消費者選購4K電視提供了最直接權威的依據。
消費選購認準4K認證
回想2012年進入彩電賣場的情景,大多數消費者會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再戴上3D眼鏡,享受一次立體視覺盛宴,而在今年,4K電視儼然搶走了這一風頭,成為了市場的主角。據中國電子商會消費電子產品調查辦公室數據顯示,上半年主要彩電品牌共發布4K電視產品約15個系列,而在下半年4K電視已達到31個系列近70款產品在售,產品尺寸也由去年9月LG的首款84英寸,發展到如今39英寸-110英寸的12個尺寸類型,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電視尺寸。
企業紛紛發力4K電視,中國消費者也同樣很買賬,預計中國市場全年銷售的100多萬臺4K電視,將占到全球銷量的一半以上。
4K電視市場雖異常火爆,但消費者對于4K超高清電視的概念實則十分模糊,目前市面上的4K電視有部分并不能稱之為真正的超高清電視,而消費者在購買時根本無從分辨。“4K超高清電視國家認證的推出實際上對規范市場環境和消費者簡單直接甄別4K電視都有很大幫助作用。“著名家電專家、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如是說。首批通過4K超高清電視國家認證的產品也將在機身正面粘貼”4K超高清電視標識“,以便消費者在選購時能清晰地辨別真正的4K電視。
技術升級助4K電視普及
調查發現,價格曾經是制約4K電視普及的障礙,但隨著國產品牌刮起4K降價風潮,外資品牌4K電視價格也逐漸親民,現如今“用2K電視的價格買到一臺4K電視“已不再是夢想。據統計,目前同尺寸UHD/FHD價格差距大幅度縮小,50寸以上價格差在萬元左右,而50寸以下僅為千元。各品牌也對自身的價格結構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下調,如LG的84寸UHD下調了萬元,國產品牌TCL55寸以下4K電視均在萬元以內。
那么價格降了,品質是否也降了?事實卻截然相反,正是由于中外品牌4K電視量產能力的增強才使價格整體下調,而整體技術水平也有了很大提升。關于這一點在此次檢測認證結果中就可見一斑,無論是索尼4K特麗魅彩的畫質提升,還是三星的4K硬件配置升級卡,又或是TCL4K解碼芯片和四核處理器,再有就是LG聲色至真的震撼效果,以及夏普4K多信息源處理引擎,均在超高清清晰度基礎上,對色域覆蓋率、重顯率等多方面有了革新式發展。
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整機性能實驗室主任吳蔚華介紹說,首批4K超高清電視認證通過的產品在技術層面上已趨完善,畫面效果較全高清電視不僅僅是清晰度的進步,而是畫質的全面升級。
超高清時代已到來
日前,索尼發布了首款民用4K攝像機FDR-AX1E,使大眾消費者有了4K影音創作的途徑。另外又有消息稱,國際足聯考慮放棄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使用3D轉播技術,轉而采用由索尼獨家提供的4K傳輸信號全程轉播賽事。這兩則消息一出,此前關于4K超高清電視片源缺乏的問題有了進一步改善的契機。
4K片源問題雖然一直遭到詬病,但事實上解決途徑早就出現,即2K轉4K關聯補償技術。該項技術是通過對全高清信號進行實時分析,將信號劃分為200萬個二維區間,相鄰區間進行縱向橫向四個維度的色彩運算,將全高清的信號數據提升到真正的超高清(UHD)級別,圖像真實度達到90%以上,TCL等品牌的4K電視均率先采用了此技術,不僅能夠最大程度提升畫面清晰度,更能使畫質得到改善。
不可否認,任何革新性產品問世初始都會有一些阻力,4K電視也同樣不例外,價格的高企、片源的缺乏、消費觀念的落后及相關規范的滯后,但當這些主客觀因素都開始成熟,4K超高清電視已展現出引領新一代電視時代的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超高清畫質將是電視的標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