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產品近幾年在技術上的發展非常有跳躍性,從3D到智能再到如今的4K,短短幾年內的技術更新紛沓而來,讓人目不暇接。直到今年,當3D即成標配、智能開始成熟、4K也能隨手拈來時,電視企業們終于在“平板電視”的問題上動起了腦筋,于是顛覆平板電視的曲面電視就應運而生。
一、技術原理
人的視網膜是弧形的,因此平面圖像通過視網膜傳遞到大腦的影像其實是扭曲的。而弧面電視根據科學算法,按照視網膜的弧形角度來設置電視屏幕,由此讓電視畫面完全與視網膜“平行”,并因此讓最真實的畫面通過視網膜傳遞至大腦,觀看電視的過程也因此更為舒適。
以上說法是發布弧面電視的企業給弧面電視的開發做出的初衷定位。
自電視誕生之日開始,數十年來用戶所接觸到的電視屏幕都是平面的,因此電視即平面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所以讓用戶認可弧形電視,除非給他們一個更可信的理由。所以首先應該先來看看人是怎樣通過眼睛接收畫面的。
光線進入眼睛后,首先通過角膜,然后分別透過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最后到達眼睛的感光組織視網膜。光線在視網膜中通過化學反應形成電子脈沖,電子脈沖被傳到神經節細胞,再傳到視神經。這些視神經在視交叉處匯集。在這里,視網膜內部的神經纖維會通往另一側大腦,而視網膜外部的神經纖維則通往同側大腦。當光線到達不同物質的有棱角的表面時,就會發生彎曲。眼睛有多個不同角度的表面,會使光線朝不同的方向彎曲。分別是:空氣與角膜正面的交界面、角膜背面與房水的交界面、房水與晶狀體前端的交界面、晶狀體后端與玻璃體的交界面,如果一切正常,光線穿過這四個交界面后,就能夠清晰地在視網膜上成像。因此可以看到,眼睛本身有不同表面、并會根據情況來折射光線,最后在大腦中呈現影像。因此弧面電視屏幕更有利于人眼舒適的接受電視畫面這一理論是成立的。
二、兩大陣營
2013年共有四家電視企業推出的曲面電視,分別是推出曲面OLED電視的韓系企業LG、三星和推出曲面LED電視的日系企業索尼、國內企業長虹,其中LG的曲面OLED電視目前已經發售。
以韓系電視為主的OLED曲面電視
LG在今年九月份的新品發布會上推出來55寸的OLED曲面電視并實現量產,這也是全球首個實現量產的曲面電視品牌。LG的這款55寸的曲面OLED電視厚度僅約4.3mm,率先在韓國、美國及歐洲上市。隨后的德國IFA展上LG展出了全球最大的77英寸ULTRAHD曲面OLED電視,這款曲面OLED電視被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是在IFA展上最大放異彩的產品。
三星緊隨LG推出的OLED曲面電視同樣是一款55寸的產品,這款三星KA55S9C弧面OLED電視號稱是全球第一臺同時具備全高清、立體聲、2D/3D節目的“多視圖功能”的55英寸曲面OLED電視,觀眾可以站在不同角度、佩戴上耳機,音畫互不干擾,一臺電視當兩臺用。單說多視圖功能,跟康佳去年首推的雙通道電視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為OLED曲面電視的支持者,三星和LG在面板技術上稍有不同:三星使用RGBOLED技術、LG使用WRGBOLED技術,而作為LGDisplay的獨有技術,WRGBOLED技術在傳統的RGB基礎上增加了白色光點,不必使用金屬蔭罩便能實現50英寸以上大型液晶面板的生產,解決了OLED大規模量產的問題,想必這也是LG能率先實現曲面OLED電視的主要因素之一。
以索尼、長虹為主的LED曲面電視
索尼在今年8月份推出了曲面LED電視KDL-65S990A。這款LED曲面電視具有更為自然舒適的視野、更為寬廣的可視角。該產品配備索尼獨有的“S-ForceFrontSurround”前置虛擬環繞聲系統,搭配弧面屏幕與多角度揚聲器,能夠最大限度的感受和普通電視完全不同的臨場視聽體驗。畫質上,索尼這款LED弧面電視搭載“X-RealityPRO”迅銳圖像處理引擎PRO和“TRILUMINOSDISPLAY”特麗魅彩顯示技術,并采用偏振式3D技術,配合獨特的弧面屏幕,令2D和3D畫面都更為栩栩如生。與弧面的屏幕不同的是,索尼這款電視的背部依舊是采用平面設計并且機身相對較厚,這也是LED電視屏往弧面發展的一個問題。
國內企業長虹是第二個發布LED弧面電視的企業。長虹在2013中國科技城科技博覽會上首發了LED曲面電視,該產品作為長虹最新C8000系列的旗艦產品,除了采用全球最新技術曲面LED液晶屏之外,還打造了雙核ARM9CPU加雙核Mali400GPU芯片平臺;采用了獨有的U-MAX放映系統,搭配+8thPQEngine畫質引擎;長虹的語音系統、交互系統等智能功能也全面體現在這款曲面LED電視上。據悉,這款呢產品被定為為長虹在今年第四季度的主打產品。
三、優劣對比
用OLED電視來做曲面電視屏幕有得天獨厚的技術優勢:OLED屏幕輕薄、有很好的柔韌度,相對平面電視來說,曲面電視才是OLED顯示屏更好呈現的方式。而LED顯示屏則因為本身的組成部件比較復雜、柔韌度較差,因此想要做成出色的曲面并不容易,也會出現很多問題。但即便如此,曲面電視還是被四家企業堅定的站成了兩個陣營,從技術上講,OLED和LED曲面電視孰優孰劣呢?這就不得不先說OLED和LED的工作原理。
OLED工作原理
OLED的基本結構是由一薄而透明具半導體特性之銦錫氧化物,與電力之正極相連,再加上另一個金屬陰極,包成如三明治的結構。整個結構層中包括了:空穴傳輸層(HTL)、發光層(EL)與電子傳輸層(ETL)。當電力供應至適當電壓時,正極空穴與陰極電荷就會在發光層中結合,產生光亮,依其配方不同產生紅、綠和藍RGB三原色,構成基本色彩。OLED的特性是自己發光,不像TFTLCD需要背光,因此可視度和亮度均高,其次是電壓需求低且省電效率高,反應快、重量輕、厚度薄,構造簡單。OLED顯示屏極薄、極富韌性,原本就趨于彎曲,因此用來做曲面電視的顯示屏非常合適。
LED工作原理
LED電視的顯示功能由屏跟背光源組成,LED顯示屏本身是一種介于固態與液態之間的物質,并不具備發光功能,因此需要借助其他的發光源。完整的LED電視由LED屏及背光源組成:在兩片平行的玻璃基板當中放置液態的晶體,兩片玻璃中間有許多垂直和水平的細小電線,透過通電與否來控制桿狀水晶分子改變方向,將光線折射出來產生畫面。
曲面屏發光效率對比
OLED電視可以自發光,并不依靠背光源,因此運用在曲面電視中依舊能保證均勻的發光效率;LED電視很難在曲面造型的背光板上達到亮度的均一性以及高發光效率。當LED電視以曲面呈現出來時,可能出現的問題有:在邊緣處的圖像質量可能會由于TFT(薄膜場效應晶體管)和彩色濾光片畫素間的不匹配而失真,造成視角問題;在沖擊試驗里已經出現可靠性低的問題,因為彎曲力會集中在液晶封止的密縫,而曲面的背光組件也可能無法很好抵御撞擊;因為面板形狀彎曲,偏光片貼附以及FPCB(軟性印刷電路板)打件等需要進行新工程技術的開發;曲面LED電視需要額外的零配件支持,在產品封裝時難度更大,如果做工稍差的話很有可能會造成局部漏光。
另外,相對于OLED的超薄和超好柔韌度來講,LED雖有一定韌性,但很容易破碎;LED由很多零部件組成,當屏幕變成曲面時,這些零部件并不能跟著變成彎曲狀,這也是LED曲面電視機身較厚、甚至背部依舊采用平面設計的主要原因。
四、發展阻礙
若但從技術難度和顯示效果上講,OLED比LED更適合做曲面電視,并且在LED曲面電視陣營中的索尼也在去年開始宣布建OLED生產線,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說,OLED才是曲面電視的良配。但此良配并非一朝一夕就打造出來的,至少現在還有許多問題存在。
三星和LG推出的55寸曲面OLED電視售價均在1W美元以上,折合人民幣7W到8W左右。這個價格堪比當年松下推出等離子電視時的價格。對于用戶尤其是現在在價格戰中嘗到甜頭的用戶來說,如此高價的電視實在是有點望塵莫及。雖然三星和LG之后為對抗索尼3999美元的LED曲面電視,均將電石價格下調近三分之一。但對大多數用戶來說,這一價格還是難以接受。相較而言,索尼的價格可能更有被接受的可能。
三星和LG將電視價格定的如此之高,也不是為了搶錢,而是OLED曲面電視的開發和生產成本原本就非常高,因此短期內降到普通用戶可以承受的價格范圍內幾乎沒有可能。所以價格便成了OLED曲面電視的難題之一。
OLED技術目前并不成熟,顯示屏良品率低、使用壽命短,也極易出現問題。目前生產OLED曲面電視的LG和三星均未能明確給出一個電視的理論使用壽命,而兩個企業的產品保修期卻均為一年,因此對于用戶來說,花這么多錢買一臺沒有保障的電視是非常困難的決定。三星和LG都表示隨后會繼續研發OLED技術以期降低制造成本,但在短期內,OLED的制造成本幾乎無法與LED制造成本相抗衡,因此電視產品的價格也不會有太大競爭力。
總結:曲面電視可能會成為電視發展的下一個里程碑,OLED也被視為電視顯示屏的下一個里程碑,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的預設,未來的電視顯示標配就是曲面+OLED。至于LED曲面電視,筆者更傾向于是一個過渡產品,LED目前在價格上的優勢是OLED無法比擬的,但與普通的平板電視相比,其實價格還是相對較高,所以如果沒有很好的打動用戶的理由,LED曲面電視在現階段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