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發展給傳統家電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再不轉型就要被淘汰了�!庇袠I內人士已經發出了恨鐵不成鋼的感慨。而面對互聯網大潮,部分企業也在著手進行“擁抱互聯網”的轉型。如康佳“雙十一”期間線上線下同價作促銷、長虹早些時候提出的家庭互聯網戰略等,對于這些嘗試性的轉型,有專家表示太過于表面化,企業要先轉變思維模式才行,不能讓轉型戰略變成概念。
企業有雄心壯志
但目前情況看還是概念
10月中旬,長虹推出家庭互聯網戰略,未來,長虹將讓用戶家庭實現所有長虹家電聯動。而據長虹方面介紹,此次戰略將動用時下最為流行的大數據做支持,據悉,該公司已經于今年6月開始與IT公司IBM合作大數據中心,改變了此前入戶調查的分析方式。
作為一個產品品類比較豐富的企業,長虹的家庭互聯網戰略看起來比較容易實現,正如長虹公關部回應的一樣,長虹希望在未來的三到五年內成為智能家電品牌的NO.1。
從眼前利益上來看,長虹也因為這個戰略的發布賺了一筆。據了解,戰略發布之后,長虹股票已經出現了3次漲停,增幅也達到了50%,這對于一向“低價”的長虹股票來說很不容易。從長遠發展上來說會是怎樣?先來看看長虹產品現在的市場情況,在各個品類中,長虹產品并不是排名市場第一的,綜合家電企業中,海爾等企業排名靠前;彩電企業中,海信穩居第一,在這樣一種競爭環境之下,長虹躍居第一似乎還需要費把力氣。對于長虹提出的三年到五年內成為智能家電品牌的 No.1,知名家電行業專家陸刃波更愿意鼓勵地說這種目標算是企業的雄心壯志。
從戰略的實際性來說又怎樣呢?長虹的家庭互聯網其實是希望用戶選購整套的長虹智能家電產品,通過長虹的智能控制,使得這些家電能夠聯動,從而更好地服務用戶。這種方式想必很多人都不會陌生,這正與海爾幾年前提出的家電物聯網相似。在經歷幾年的產品研發和市場推廣之后,海爾的物聯網戰略開發了這塊空白市場,但還并未形成氣候。此前已經有業內認為家電聯動還只是一個噱頭或概念,現在長虹也希望自己的產品互聯網化,專家也給出了類似的觀點。
“真正的互聯不是單一品牌產品的互聯,應該是任意品牌產品的互聯�!眾W維咨詢平板顯示事業部總經理劉闖向北京晨報記者解釋,家電互聯是未來的一個趨勢,是傳統家電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方向,參與進來的企業很有遠見,但是目前參與的企業太少,又缺乏市場機會,消費者不一定會買單,所以能否實施還有待觀察。同時,劉闖也認為,正是因為參與企業少、產業未成氣候,一些行業標準還沒有建立,單一企業實施這樣的戰略確實存在一定困難。
陸刃波也有這樣的觀點,他認為現在的傳統家電都在探尋轉型升級的方式,擁抱互聯網則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式,但對于長虹這樣的家電互聯網戰略現在只是個概念,因為缺少好的外部條件,比如說規則和網絡信號情況,“這些外部情況好了,可能對產業有幫助”。
互聯網化屬嘗試階段
傳統企業要改變硬件盈利的思維
在期待長虹家電互聯網的時候再看看其他企業的轉型模式。從2013年的市場情況看,做互聯網化產品似乎成了傳統企業的一步棋。前段時間TCL與愛奇藝推出了智能電視TV+、創維聯合阿里巴巴推出酷開電視新品牌,這些都被外界稱為互聯網電視,這是因為其中包含的不僅是能上網的智能功能,還因為傳統企業逐漸在尋找互聯網基因。
與上述幾家廠商不同,康佳并沒有選擇與互聯網企業合作生產互聯網化產品,而是獨挑大梁造就了8核4K電視,并宣稱 “康佳4K 不止于清晰”,在高交會上,康佳4K電視的觸控功能也體現著互聯網時代的特質。對于擁抱互聯網,康佳也積極運用電商和微信等社交平臺,“雙十一”期間,康佳成為首個宣布線上線下同價的產品生產廠商,并在之后宣布創下4.1億元的業績。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康佳也注冊了多個康佳品牌有關的公眾號,該公司市場營銷中心市場部工作人員表示,這些都是康佳進行轉型升級的方式。
“像康佳這樣的企業是在經營層面上互聯網化。”劉闖告訴北京晨報記者,基于基因的不同,與互聯網企業相比,傳統家電不會那么顛覆,現在不能說誰家的模式是對的,或者是錯的,各個廠商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嘗試。陸刃波也認同這種觀點,他認為目前康佳還在嘗試階段,這是一個逐漸完善的過程。
而出身互聯網的樂視致新高級副總裁梁軍則認為,傳統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異,最大的差異不是管理的不同,而是文化上的,傳統企業應該轉變靠硬件盈利的思維,作深服務才是互聯網基因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