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级毛片_H无码精品3D动漫在线观看_9191久久_国产精品永久免费_亚洲精选一区_肉体裸体xxxxx免费观看

搜索新聞

2013年平板電視行業十大熱門關鍵詞

來源:投影時代 更新日期:2013-12-26 作者:熹熹

關鍵詞:4K

    2013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中,彩電行業新技術暗流涌動,語音功能、超高清、OLED陸續成熟,智能電視進入了普及時代,超高清電視、OLED電視成為了彩電市場的新潮流,彩電企業從這場變革當中也從賣產品逐步轉變到賣服務。此外,大家電電子商務也開始盛興起來…2014年,電視行業里的競爭還將更加激烈。

    今天在這里,投影時代網就采用“關鍵詞”方式,將2013年所發生的對平板電視行業有重要影響的事件記錄在案,并且進行解讀。

   

    點評:搭載了4K技術的電視機分辨率為2K高清電視的2倍,在此分辨率下,觀眾可以看清畫面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特寫。由于出色的清晰度,4K彩電成為了今年彩電行業最時髦的關鍵詞。

    解讀:

    超高清電視,就像是透過一扇玻璃窗戶看真實的世界。這一技術相對FHD高清電視有了更高的分辨率,更大的可視角度,帶來更強的視覺沖擊,解決了大屏幕電視細節遺失、無法真實還原的問題。

    據近期中怡康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在50英寸的彩電產品中,4K電視的銷量份額接近3%;55英寸產品中,4K電視的銷量份額約為1%。而市場調研機構DisplaySearch今年初預計,中國將有望成為全球4K電視的領先市場,2013年中國國內4K電視出貨量預計為33萬臺,到2016年將達到的267萬臺。

    在預期良好的刺激下,制造商、銷售商都開始積極拓展4K電視市場。海信、TCL、康佳、長虹、創維、索尼、三星等彩電品牌的4K電視均在線上線下均有產品在售,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國內外9個主流彩電品牌,超過15個系列,近40款4K電視在市場開賣,產品尺寸覆蓋39-84英寸。預計今年下半年還將有更多4K新品推出。

    新技術的普及必然帶著不小的阻礙,就如當初的3D電視普及一樣,4K電視同樣遇到了信號、片源和價格的種種阻礙。“對于廠商而言,能做的就是進行片源的自主開發。”多數4K電視廠商都開始了探索之路。為了推廣4K電視,各生產商都開始利用自身資源制作片源。很多彩電廠商研發除了2K轉4K技術,即使暫時沒有4K片源可看,再次技術下,影視畫質也會得到提升,給用戶帶來美好的視覺體驗。

    雖然超高清技術還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從行業角度而言,超高清給2013年的彩電行業增添了許多的色彩。現在,超高清節目源雖然較少,但我們驚喜的看到很多地方已經開始涉及,比如2012年第30界倫敦奧運會BBC和NHK在轉播中引入UHD超高清技術、2012年5月20日,SES(盧森堡衛星廣播公司)規劃超高清電視頻道、2012年5月17日,NHK(日本廣播公司)成功發射2個超高清電視頻道,或許在不久的將來,中國也會有眾多超高清頻道出現,畢竟才兩三年時間,中國的高清頻道已經進入快速普及階段。

    畫質一直是電視用戶關心的話題,未來,國內也將會建立起超高清頻道,用戶將會觀看到清晰、細膩的影視節目。電視行業曾經歷過畫質至上的時代。而超高清電視的誕生,再次將電視行業拉回到對畫質最本質的追求上來,這也將助推整個電視行業打破目前面臨的困局,實現進一步的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電視

   

    點評:電視終端與電視網的斗爭,從目前看來,有線網與智能終端之間最主要的矛盾就是用戶權控制之爭。曾經終端不智能的時候,電視網播出什么用戶就看什么。如今,終端都智能化了,于是智能終端攜用戶以令有線,企圖以用戶想看什么就給用戶播什么為名,策動用戶推翻有線的政權。如今所謂的OTT,大有把有線網O掉之意圖,對彩電廠商的影響不會很大。

    解讀:

    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經歷了寶貴的政策帶動增長期。中怡康測算數據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家電市場當月規模高達1303億元,同比增速高達30.1%,彩電零售額2012年6月同比增速提升至4.8%,政策滿一年結束時,2013年5月其同比增速高達53.9%。然而,短期內效果喜人的政策補貼藥方在停藥后立刻帶來反噬,標本兼治成了奢望。

    樂視6999元60英寸電視開局,康佳55英寸55K60U售價6666元和39英寸39K60U售價3333元,作為傳統彩電商首開低價叫板市場,隨后TCL聯手愛奇藝推出48英寸TCL尊爵版TV+售價僅4567元,小米也在籌劃已久后以2999元47英寸重磅出擊,創維則以42英寸青春版酷開電視低至1999元的價格為這場價格戰添上了最后一把烈火。

    康佳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4157.3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6.54%,但第三季度其凈利潤僅為102.6萬,同比下跌81%;海信電器今年前三季度實現總營收206.5億,凈利潤11.27億,同比增長24.24%。但三季度單季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3.16億,同比下滑4.7%;TCL多媒體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額增長13.3%至278.9億港元,凈利潤為1.12億港元,同比下滑82.5%。受社會大環境影響,電視機的銷量也上下起伏。不過,互聯網電視的出現也對彩電廠商帶來了一定“壓力”。

    當互聯網企業進入以后,把彩電行業原有建立起來的價格體系打破。本來是有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體系,廠家能實現一個相對合理的利潤。但互聯網企業一來就把價格拉得很低,傳統彩電不得不跟著調低價格。互聯網企業本身作為一個攪局者對整個行業來說,影響不大。但傳統彩電廠家價格拉低后要付出巨大的銷量的代價,盈利方面可能會受點“傷”。

    在互聯網企業扎堆的同時,TCL、創維、海信等傳統彩電巨頭則“反向滲透”,紛紛與谷歌、百度、騰訊等互聯網大佬結盟,整合內容。除此外,華為攜手芒果TV發布“芒果派M210”,央廣銀河推出“木星”,華數推出自己的彩虹盒,還聯手PPTV推出PPBox,海信、創維等傳統電視巨頭也紛紛登場。

    12月4日,工信部正式宣布給移動、電信和聯通頒發“LTE/第四代數字蜂窩移動通信業務(TD-LTE)”經營許可。標志著我國正式進入4G時代。

    互聯網企業競相進入客廳市場,是為了讓傳統電視能夠通過外連的方式接入互聯網領域,以此打開更具想象力的商業空間。相關統計數據也顯示,國內有超過4億家庭,電視機數量要遠高于4億臺,這其中非智能電視站占絕大多數。

    在這場客廳大戰中,兩條主線逐漸隱現。一是電視“IT化”,諸如視頻、游戲、社交甚至是網絡搜索將會逐漸出現在用戶的電視中;二是傳統家電巨頭也將會反向滲透,積極聯合互聯網企業,加深內容方面的合作,從而達到完善整個產業鏈的目的。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客廳市場”將會出現新的洗牌,伴隨著一系列融合產品的出現,新的巨頭或將出現。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IT企業混戰電視領域,傳統彩電廠商只有回歸到電視的本質才是看清這場亂局的根本。有線和電視機本身就是指腹為婚,電視機和寬帶網自由戀愛后,有線網與智能終端之間最主要的矛盾,本質上就是用戶權控制之爭。搶占客廳將會是未來三網融合中終端設備的競爭焦點,在這條產業鏈中,無論是傳統家電巨頭、硬件廠商或是互聯網企業,誰能夠覆蓋更全的產業鏈,誰就有可能從中獲益最大。

關鍵詞:智能機頂盒

   

    點評:智能盒子市場潛力巨大,由于看法多元化,形成了各路大軍圍攻智能電視盒的現狀。樂視、PPTV聚力、小米等互聯網企業紛紛打著軟硬結合的口號涉足盒子領域,各家戰得樂此不疲。新興市場對機頂盒產品需求的不斷增長,尤其是中國和印度等國對于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機頂盒產品的需求,是維持單位出貨量增長的主要動力。

    解讀:

    自去年年底以來,包括快播、樂視、華為、阿里巴巴、小米、同洲等廠家都紛紛推出“盒子”,無論是視頻網站、互聯網公司,還是硬件廠商都加入到這場盒子戰爭。據高盛預測,OTT(Over the Top,即基于開放互聯網的視頻服務,終端可以是電視機、電腦、機頂盒、PAD)盒子將從2013年起大規模放量,預計到2015年將達到3000萬臺。

    隨著智能電視的滲透率逐年上,硬件迭代問題也被提到桌面,而智能機頂盒+普通電視方案因性價比頗高也被用戶廣泛關注。這種一分為二的解決方案不僅僅在于性價比單方面,它還有更多的優點,如用戶可以選擇回歸本質畫質更出色的電視,加上更加專業的智能周邊設備等。不管怎樣小米盒子、百度影棒、快播小芳等產品讓智能電視機頂盒產品增大了曝光率,而天貓魔盒的營銷策略也吸引了足夠多的眼球。

    在盒子大戰中,互聯網企業到底有多少勝算?樂視的超級電視能構成威脅,就在于它友好的用戶界面和全產業鏈的無縫整合,而小米機頂盒更大的側重點,是軟硬件的無縫結合,以及憑借著小米手機系列培養起來的忠實粉絲;PPTV優勢在于客戶端,憑借這點就能在機頂盒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如果阿里巴巴推出機頂盒,將會打通PC、手機和電視,將網絡購物融合要生活的方方面面。

    互聯網企業可以依靠它獨有的生態、盈利模式和營銷手段去實現在硬件的零利潤,主要通過內容、廣告和應用分成,從而形成良性互動的盈利目的。不過,內容商旗下的盒子并不一定都能賺到錢,只有足以干掉制造商盒子的產品才能笑到最后。從現狀來看,和氣生財是唯一出路。

    在這盤新棋局中,互聯網企業意圖是通過掌握電視機終端用戶數,提前成為整合智能電視產業鏈的大贏家。這些企業不止一次地提出,要向“終端+平臺+應用”靠攏。伴隨著這股風潮,一系列的融合產品、服務,甚至是涵蓋整條產業鏈的收購、合并、重組將會不斷地涌現。

    對于純粹的盒子制造商來說,絲毫看不到未來利用內容盈利的可能,賣硬件是它們唯一的盈利出路,這類企業并不能承受價格戰的壓力。不過,這類盒子集成的第三方內容平臺往往缺乏規范性,內容比合規的內容商盒子更豐富,因此搶占了不少內容商盒子的市場份額。

    此外,智能盒子的收費模式也有很大爭議。在美國,網絡視頻業中目前比較成功的Netflix,主要的模式就是收費視頻。不過,美國視頻和電視消費者的消費習慣與我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有很大不同,用慣了免費網絡的中國消費者對收費視頻的接受度如何尚不可知。

    由于智能電視占主流,因此智能盒子在他們的銷售中,一直扮演著可有可無的角色。在互聯網企業的爭搶之下,智能盒子正在由不起眼的“配角”正式在家電賣場里享有一席之地。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各種各樣的OTT盒子正在瘋狂掠奪市場。這段時間里,內容商盒子和制造商盒子各自有各自的弱點,同時也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如果雙方持續對抗,則雙方很可能都無法從這個市場中獲利。

關鍵詞:電商

       

    點評: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電商話題也被提上了“兩會”,《電子商務稅收征管法》順勢浮出水面,以規范電子商務繳稅行為。今年國內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將達到1.2萬億元,同比增長9%,其中以迅猛態勢發展的家電電商市場規模同比大增79%。

    解讀:

    到底什么是電子商務?電子商務通常是指是在地球各地廣泛的商業貿易活動中,在因特網開放的網絡環境下,基于瀏覽器/服務器應用方式,買賣雙方不謀面地進行各種商貿活動,實現消費者的網上購物、商戶之間的網上交易和在線電子支付以及各種商務活動、交易活動、金融活動和相關的綜合服務活動的一種新型的商業運營模式。目前,很多網友都簡稱之為電商。

    據奧維咨詢12月5日發布的《2013年度家電市場整體及細分品類研究報告》表明,2013年國內線下市場的家電銷售規模由2012年的10610億元增長到今年的11292億元,增長了682億元,增幅為6%;而線上市場的家電銷售規模增速明顯,由2012年399億元增長到今年的716億元,增幅為79%,家電線上市場占整體的比例也由去年的3.6%提升到6.0%。在家電線上市場當中,電視機、冰箱、空調和洗衣機這四類大家電占比達到了45.7%,抽油煙機、燃氣灶、熱水器等廚房電器占比為33.6%。

    從2008年開始,傳統企業開始重視網購,歷經4年,傳統企業對電商的理解由最初的不看好,到理解上的復雜化,可能會回歸理性。比如,在開建電商的時候,就已經清楚了,電商是渠道,也是趨勢,但需要淡定的看待電商,不是盲目的進入和撤出,尤其是獨立電商,需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電商發展至今,綜合類電商的步步緊逼下,垂直類電商的空間受到擠壓,資金方面由于資本市場的冷靜越發緊張,市場占有率在綜合類電商品類擴張戰略下發展緩慢,比如紅孩子在京東、當當的圍堵下,銷售額出現下滑;2013年垂直類電商將出現整合,倒閉和被收購是行業的趨勢,在兩到三年的時間里,垂直類電商將出現類似寡頭的競爭局面,即特定領域的兩到三家企業成為市場的主導者,而收購方將主要是綜合類電商。

    去年京東收購網銀在線布局第三方支付、申請快遞業牌照、擴建客戶服務中心,阿里集團架構重組,本質上就是在構建以銷售為中心的電商生態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除了產品以外的附加產品并打造未來的競爭優勢;2013年,庫巴消失,更多電商企業將圍繞電商生態產業鏈這一主題繼續拓展版圖,涵蓋支付體系、物流體系、客戶服務體系、供應商管理體系(開放平臺的植入,建立供需雙方的信息共享等)。

    上市的話題從未遠離電商,2012年凡客、京東上市風波曾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劉強東強調2013年實現單季度盈利更加增強了對京東上市的預期,但就國內電商行業的發展程度來看,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盈利在2013年是不可實現的即使是單季度,因為綜合類電商還處于成長期的投入階段,與電商配套的基礎建設還遠沒有完成,毛利水平、內部管理機制都達不到盈利的標準,所以盈利只是為了上市的“曇花一現”。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電商等于生意。且電商這個生意的背后,因為物流和廣告投入的費用高,對于電商所售商品的附加值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在電商大戰中,阿里巴巴推出阿里TV操作系統,意味著阿里無線戰略的進一步擴張,以及在多個終端屏幕的野心。而一味追求低價策略的品牌,日后會被平臺、用戶、物流、廣告玩死。隨著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等智慧產品的普及,支付、物流環節越來越方便,那時,才真正的電子商務的開始。

關鍵詞:價格戰

   

    點評:價格戰并非中國企業所獨有,但是中國企業打起價格戰特別狠,留下了經典戰事無數。價格戰是一種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式的戰爭,企業在大幅搶占市場份額的同時,自身也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今年,互聯網涉水電視領域后,紛紛以低價策略發布新品智能電視,樂視、小米推出的智能電視產品先后挑戰行業底線,對于傳統彩電企業來說,低價策略讓他們感到壓力山大。

    解讀:

    價格戰,顧名思義,企業以價格作為武器打擊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的商業大戰。雖然沒有硝煙彌漫炮彈橫飛,但是這片決定了無數企業生死的戰場,其慘烈程度絲毫不亞于真實的戰場。

    不可否認的是,互聯網企業展開“價格戰”無論是對行業還是對自身都起到了“賠本賺到了吆喝”的作用,據數據顯示,一萬臺2499元的樂視超級電視S50現貨新品首發時,僅9分19秒就售罄,刷新此前樂視X60所創造的電視行業瞬時銷量紀錄;3000臺小米電視首發時,于1分58秒售罄。這或許是目前世界上電視機銷售速度最快的一次。

    面對互聯網企業的猛烈攻勢,傳統家電企業并不坐以待斃。紛紛想招應對。夏普、索尼、創維、長虹、TCL等傳統彩電巨頭紛紛在大尺寸產品價格上做文章,以應對新勢力的挑戰。夏普推出一款售價6999元的60英寸液晶電視,索尼則以7799元的價格推出一款同尺寸產品。在易購、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多款60英寸液晶電視的售價都已降到8000元以下,不少55英寸的液晶電視售價更是低至6000元左右。

    不過,低價戰并不是長久之計。隨后傳統家電企業采用和聯盟合作的方式和互聯網企業共推智能電視產品。包括TCL、創維、海爾等品牌在內都與國內大型互聯網結成合作伙伴,如TCL與愛奇藝共同發布的TV+電視,以及創維、海爾與阿里發布搭載阿里TV操作系統的網絡電視產品,這一波“跨界潮”將使得傳統彩電廠家和互聯網企業在互聯網電視領域實現進一步合作,實現電視產品與互聯網服務的全面融合,共同為用戶打造智能生活的全新體驗。

    目前TCL愛奇藝TV+電視和創維酷開電視均已經上市,其中的愛奇藝和TCL共同研發的智能電視產品還打破之前互聯網企業推出的電視產品只能在網上銷售的局限,實現了線上線下同步銷售,消費者不僅能在指定電商網站以優惠價格購買到產品,同時在家電賣場中也可以通過體驗產品再進行選購,使得消費者在購買渠道上有了選擇。

    當然,價格戰絕非一無是處:通過價格戰,中國彩電業乃至世界彩電業完成了幾次大整合;歷次的價格戰,中國消費者都是直接受益者,同時,“中國價格”成為中國家電業進軍海外市場的利器,更重要的是,價格戰的得失讓中國企業真正意識到技術創新與打造品牌的重要性,為中國營銷進入品牌時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雖然價格戰對于企業來說并非福音,但是許多企業還是樂此不疲。說到底,這是一個在行業整體供應能力遠遠大于需求的市場上企業解不開的囚徒困境,也是處于營銷產品時代的中國企業一種不成熟的表現。隨著營銷走向服務時代和品牌時代,價格戰的濃烈烽煙也將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淡出。

關鍵詞:家電回收

   

    點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已進入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的理論報廢量超過5000萬臺,年均增長20%,預計到“十二五”末期,年報廢量將達到1.6億多臺。今年,國家財政部下撥6.3億補貼支持企業家電回收工作,也出臺了相應法規完善家電回收行業。從目前來看,家電回收工作任重而道遠。

    解讀:

    去年7月1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據財政部和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提供的數據,截止2013年8月,納入基金補貼范圍的64家處理企業向省級環保部門報送回收廢棄電器電子產品3600多萬臺,完全拆解后節約的資源將相當于節約12萬噸標準煤、節水2000萬立方米、減少固體排放800萬噸、減少廢氣排放50萬噸,環保效果顯著。

    據規定,基金繳納義務人是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目前納入基金征收范圍的電器電子產品包括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房間空調器和微型計算機共5類產品。具體應繳標準為,按從量定額辦法計算,電視機13元/臺、電冰箱12元/臺、洗衣機7元/臺、房間空調器7元/臺、微型計算機10元/臺。

    與政策執行前小作坊的簡單、粗暴式拆解相比,政策執行后一些大企業通過增添設備、改進技術,拆解工藝已逐步向機械化、精細化發展,大大提高了資源利用價值。據業內人士測算,目前3600萬臺廢棄家電通過拆解處理可以產鐵5.9萬噸,銅1.4萬噸,鋁1350噸,玻璃35.1萬噸,塑料10.9萬噸。

    經過將近一年的努力,廢舊電視回收情況有所改善。中國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協會副會長潘永剛表示;“通過基金補貼,改變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流向,正規處理企業從市場上多渠道回收5類產品,使絕大多數產品流入正規的處理企業拆解,有效減少了個體手工作坊非法拆解,環境保護效果十分明顯”。

    今年,家電回收從線下發展到線上。國家還制定了兩項家電回收領域標準,并已于2013年10月10日被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正式批準發布。這兩項標準為GB/T29769-2013《廢棄電子電氣產品回收利用術語》和GB/T29770-2013《電子電氣產品制造商與回收處理企業間回收信息交換格式》。兩項標準的實施日期均為2014年2月1日。

    線上方面,由于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行拆解的產業鏈上游企業不足,且信息難以對稱等原因,推廣效果不明顯。據香蕉皮網站信息顯示,截至目前,該網站已回收6092件廢舊家電,相當于平均每天回收36件。不過據市商務委數據顯示,從2009年8月10日北京啟動家電以舊換新工作到2011年底,共銷售新家電451.7萬臺,回收舊家電464.8萬臺,相當于平均每天回收廢舊家電5300多件,回收量是前者的147倍。除了香蕉皮網站,包括蘇寧易購、國美在線等B2C企業也自發做起回收業務。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盡管我國是家電大國,但是,對于報廢的家電拆解行業卻存在著“大而不強”。一直以來,我國廢舊家電回收拆解處理企業小而雜,家庭作坊式隨處可見,污染多,效率低。補貼政策的提出與落實,一方面對環保是一大利好,又合理利用了資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家電拆解行業產業鏈的規范運作,對行業的良性發展具有典型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智能電視

   

    點評:2011年是智能電視元年,經過兩年的發展,智能電視與智能手機一樣從硬件、軟件的競爭發展到以應用核心競爭力的綜合競爭。隨著智能電視產品能力、網絡服務能力、核心應用能力、用戶接受程度的提高,應用化與智能化成為主流。在廠商回歸畫質后,電視領域中,“超高清”智能電視的潮流日漸明顯。

    解讀:

    相對傳統電視,智能電視則具有與生俱來的優勢:不只是傳媒工具,還具有功能豐富、自主拓展等特點,從傳統電視向智能電視轉換,這一過程,不僅僅是技術的進步,更是消費者權利的擴展,并帶來了該市場蓬勃發展的原動力。

    產業政策層面,國家正在加大力度推進數字電視產業的發展。2011年2月,工信部發布的《數字電視與數字家庭產業“十二五”規劃》就已經對未來定下,表示將在“十二五”期間大力推動數字電視產業銷售收入的增長,同時預計到2015年,以數字電視和數字家庭為主的視聽產業銷售產值要實現“比2010年翻番”的目標,達到2萬億元。

    智能電視的到來,順應了電視機高清化、網絡化、智能化的趨勢。當PC早已智能化,手機和平板電腦也在大面積智能化的情況下,電視也逃不過IT巨頭的法眼,開始走向智能化。智能電視正在成為繼計算機、手機之后的第三種信息訪問終端,用戶可隨時訪問自己需要的信息。

    在三網融合的大環境下,基于開放軟件平臺的智能電視將成為三網融合的重要載體,擔當家庭多媒體信息平臺的重任。從全球范圍來看,IT互聯網巨頭和彩電巨頭都相繼投入巨資開發智能電視,智能電視的發展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隨著4G時代的到來,電視機走向網絡化、智能化、應用化甚至是IT化。從目前的情況是,誰都看好這塊市場,但同其他產業一樣,開始階段各家都有自己的心思,尤其是在國內市場。

    2013年上半年,智能電視產業增長迅猛。據中怡康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上半年智能電視零售量為1128萬臺,同比增幅為132.2%,而3D電視零售量為1066萬臺,同比增長率為96.8%——智能電視在市場規模和增速上均已超過3D電視。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智能電視將成為彩電業的發展趨勢,今年下半年,智能電視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隨著智能電視產業的逐漸成熟,圍繞智能電視的各種應用服務將成為智能電視產業的主角,視頻服務、游戲服務、家庭生活類服務、社交服務、教育服務等成為用戶重新回到電視機前的重要拉動力。同時,爭奪客廳入口、搶奪客廳服務將成為彩電廠商和互聯網公司一個重要的戰場。這也是谷歌、蘋果、聯想、甚至小米、樂視等企業搶灘傳統電視服務商,紛紛進入電視領域一個重要原因。這是一個新的生態,一個新的市場。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綜合來看,智能電視時代,彩電企業需要將面板廠商、芯片廠商、操作系統供應商、內容集成播控平臺、內容供應商、互聯網供應商、App應用和配件廠商等整合起來,組成全新、完整的產業生態圈。生態圈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很重要,是面向消費者需求的資源全面整合。

關鍵詞:大尺寸

   

    點評:從2012到2013年面板廠開發新尺寸面板,包括28/29英寸、36.5英寸、39英寸、43英寸、50英寸、48英寸、58英寸、60英寸、65英寸、75英寸等等。預計從2014年開始,還有39.5英寸(40英寸)、42.5英寸、49英寸等新產品加入戰局。預期2014年在39英寸至42英寸之間,以及46英寸至50英寸之間等相近面板尺寸市場競爭、可能最為嚴峻。對于彩電廠商來說,產品選擇增多的同時,產品線布局難度也增大了不少。

    解讀:

    在窄邊框和大尺寸的潮流帶動下,市面上逐漸出現了新尺寸的電視產品。“+1英寸”概念也不斷有企業提出,39英寸、43英寸、48英寸、65英寸和84英寸等在以前未曾見過的電視機尺寸出現在賣場中。

    隨著面板技術的不斷提升,電視機廠商在60英寸及以上尺寸電視市場進行密集布局,將高端大尺寸產品作為利潤的增長點。這一產業趨勢與消費需求不謀而合,成為電視市場的熱點。  

    對于面板制造商而言,為求更適應環境變化及經濟切割之彈性,切割出更經濟之寸別面板。這種新尺寸電視的數量還將將不斷增加,如40與42寸將成為43寸,46與47寸將朝48寸,50與52寸將移往53寸,60寸將移往65寸,可預見不遠的未來消費者將會購買到加寸不加價的大屏電視機。

    據第三方調查機構中怡康數據統計,預計2013年大尺寸(50英寸以上)電視零售量占比約為15%,零售額占比為30%。大尺寸電視市場份額將比2012年提高3%-4%。在2012年,6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電視更是創造了62.03%的年度增長奇跡。

    去年,全球彩電巨頭紛紛推出大尺寸4K超高清電視產品,使之成為繼3D、智能電視后,廠商熱捧的新品。大尺寸市場的快速增長得益于整個產業鏈的共同推動。不僅索尼等外資品牌將智能電視的功能加載到大尺寸電視上,2013年國內彩電廠商也將發力60英寸以上彩電產品。而隨著面板制程技術的不斷提升,也引發了終端市場的蝴蝶效應。

    根據DisplaySearch的預測數據,2012年4K×2K液晶電視出貨量將達到4000多臺,2016年4K×2K液晶電視約增長至500萬臺。

    大尺寸AMOLED電視遲遲難以量產,為4K電視搶占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時機。韓國三星和LG在研發大尺寸AMOLED技術的同時,并沒有放棄超高清電視的推廣;日本索尼更是意圖整合4K產業鏈,尋求復興之路。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目前,電視機向大尺寸和高分辨率發展的趨勢越來越快。今年50寸及以上的LCD電視面板出貨量預計將達到2,800萬片,這對于去年的1,900萬片是個標志性的增長,而4K×2K等國內品牌的動向不容忽視。

關鍵詞:OLED

      

    點評:在OLED領域一直都是日韓在唱主角,不過,這種現象從今年開始將會有所轉變。我國知名的家電企業海爾在IFA2013發布會現場展示首款OLED電視,海爾用技術實力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同時也填補了國內沒有廠商推出OLED電視的空白。最近,創維也宣布將在明年上市OLED電視。在OLED電視價格走向普及之前,海爾、創維等品牌還有足夠的時間備戰,屆時,中日韓OLED電視齊上陣,或許會讓電視行業進行重洗牌。

    解讀: 

    相對于液晶電視來說,OLED 電視可以做到極快速的(0.02ms左右)動態響應時間,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加連貫流暢的動態圖像,幫助用戶徹底擺脫動態殘影的困擾。

    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的屏幕是由有電流通過時能夠發光的有機材料組成。而LED屏幕就是邊界發光的LCD(液晶顯示器),它通過分布在屏幕四周的大量發光二極管將光線由獨立導線傳送到屏幕的中央,使得LED屏幕變薄了,但同時也帶來了令人討厭的可視角度問題。相比而言,OLED電視屏幕的性能比LED產品更為優越。

    OLED技術誕生之初,業內的態度一度比較謹慎,因為其開發難度對技術的考驗很大,想要實現量產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的任務。作為新的顯示技術OLED將帶動市場進入新增長。2013年1月,LG在CES上全球首次發布采用了LG Display研發面板技術的OLED電視,可以看出大尺寸OLED時代到來。9月,LG又在中國率先發布55英寸OLED電視,則意味著中國OLED電視時代正式來臨。

    此外,曲面OLED電視給整個行業帶來了意外驚喜。首先,OLED的曲面設計徹底改變了人們以往對電視的觀感。另外,曲面設計還可以更加集中光線,從而能夠呈現更亮的畫面,使畫質、色彩呈現更明快。OLED采用的曲面設計能夠使3D畫面顯得更大、環繞感更強,也能夠給觀眾提供彷佛置身于3D環繞之中的體驗。OLED技術將徹底改變未來電視行業格局,這對提升消費者體驗、提振整個行業都有重要意義。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OLED的出現不亞于十幾年前液晶電視上市對于顯像管電視的沖擊。雖然才剛剛開始,但不難預測,OLED電視也必將成為電視發展的方向,并在不久的將來替代液晶電視成為市場主流,OLED電視上市開售將對電視行業產生深度影響。

關鍵詞:操作系統

   

    點評:智能電視搭載電視操作系統,在欣賞普通電視內容的同時,可自行安裝和卸載各類應用軟件,持續對功能進行擴充和升級新電視產品。目前,電視大多使用GoogleAndroid系統,很多電視廠商旗下的智能電 視產品都在使用自己獨立定制的操作系統,并且智能連接同品牌或它品牌的移動設備。操作系統的升級也提升產品的綜合性能。

    解讀:

    今年,中外彩電企業均推出了各自的新系統。如,創維天賜系統誕生,它是基于linux全新定制,并且兼容安卓的一個操控系統,實現了懸浮UI、多任務、跨界看、第二屏、開機快、盲操作等六大顛覆性體驗。意味著電視有了專屬的操作系統,電視全面跨入云時代。

    除了家電廠商,電商也在積極研發智能系統。當阿里智能生態系統建立后,最先否認的創維與長虹兩家傳統家電企業智能電視線路圖已經逐漸浮出水面。創維已經轉身擁抱阿里,而長虹也將會找到互聯網廠商合作開發智能電視系統。

    對于智能系統的開發,長虹長虹多媒體多媒體產業集團總經理葉洪林在接受媒體訪問是曾表示,在一段時間內可能還會以基于安卓系統的平臺為主要基礎,這雖然會提升一些成本,但不會影響到智能電視未來的發展。長虹也在極力打造新的智能電視系統,也與相關領導部門在探討未來統一平臺標準的發展計劃。

    今年11月中旬,谷歌發布了最新版Android 4.4“奇巧”。谷歌表示,在采用Android 4.2之后,消費電子廠商將可以更方便地使電視硬件升級至最新版Android。在“奇巧”開放下載之后,許多電視廠商也可以立即使用該版本系統。

    國外方面,三星明年將推Tizen系統智能電視。Tizen由三星和英特爾聯合開發,它是一款基于Linux的開源操作系統。最初,Tizen是針對移動設備設計,但它同樣可以用于智能電視,相機,打印機,筆記本和車載娛樂設備。

    目前Android操作系統是智能電視比較主流的選擇,包括TCL、康佳、海信、長虹、海爾、創維、三星和索尼等彩電廠商都推出過Android智能電視,同時也有多家廠商表示即將推出Android智能電視,Android操作系統似乎已經成了智能電視的最佳選擇。

    但Android操作系統畢竟是針對移動互聯網終端推出的,智能電視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必然有其優勢和缺點。Android平臺擁有海量的應用程序,它是全開放的平臺。如果所有的彩電廠商都采用Android操作系統,也就意味著智能電視有了統一的應用平臺,這對軟件開發者來說更有激勵作用,開發成本更低。

    毫無疑問,如果所有的智能電視都采用Android系統,并得以普及,全球的軟件開發者將會視智能電視為繼手機、平板電腦外又一陣地,開發編寫出無數有趣的軟件。安卓系統的升級對于3C和家電行業來說均有催化作用。

特別提醒:本文為原創作品,轉載請注明來源,翻版/抄襲必究!
推薦液晶電視品牌
廣告聯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機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時代網 版權所有 關于投影時代 | 聯系我們 | 歡迎來稿 | 網站地圖
返回首頁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建議反饋
快速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點一下
發表評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下面一进一出好爽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 久青草国产97香蕉在线视频 | 性夜夜春夜夜爽AA片A | 亚洲伦理在线视频 |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 | 亚洲精品一区3d动漫在线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成人免费区二区 | 日本无人区码卡二卡三卡 | 91小视频网站 | 亚洲AV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丰满少妇夜夜爽爽高潮水网站 | 97国产精品 | 产后漂亮奶水人妻无码 | 久久精品一级毛片 | 欧美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中文日韩欧美 | 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 | 日本一级特黄毛片高清视频 | 在线一区视频 | 日本三级黄在线观看 | 九九热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久久久九九 | 亚洲日本韩国欧美云霸高清 | 在线免费观看视频a | 色综合久久一个色 | 在线观看av每日更新免费 | a色视频 | 亚洲精品v亚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久久无码人妻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99av无码免费网站 | 亚洲精华液 | 古装激情偷乱人伦视频 | 一级片的网址 |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 99精品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 韩国av在线免费观看 | 99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阳茎伸入女人阳道视频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