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海爾彩電喜獲大豐收。按WitsView及中國調研合作機構群智咨詢公布的國內六大品牌彩電市場分情況,海爾2012年拿到全年10%的市場分。雖然在六大彩電,總計超過80.1%的市場份額中,依然位列最后一位,但是確是首次達到“雙位數”,也超過了其它任何一家外資彩電品牌的市場份額。
WitsView數據表明,2012年中國六大電視品牌出貨排名及出貨比重分別為:TCL(25.2%)/Hisense(20.6%)/ Skyworth(17.8%)/Konka(14.4%)/Changhong(12%)/Haier(10%)。海爾與市場領先者的差距已經在逐漸縮小,較第五名只有2個百分點的差額!
作為一家白電起家,而且在白電領域做大世界級大品牌,洗衣機、冰箱等產品常年國內市場份額第一的品牌,海爾一直在努力實現消費電子領域的突破。但是此前投入的PC、手機等產品線表現并不理想。四年前,海爾首次提出彩電業務的目標是國內前三甲,并為此不斷做出戰略性的調整。2012年年中開始,海爾彩電業務由現任青島海爾公司總經理梁海山親自主抓。原海爾彩電業務操盤手,海爾集團公司副總裁喻子達一直處于休假中。人士的調整再次說明海爾對彩電業務寄予厚望。
在早期平板市場,海爾彩電并不缺乏產品創新:流媒體電視、摩卡電視、搜索電視等都是海爾彩電創新的代表作。但是,國內彩電市場早已經進入群雄割據時代,海爾的努力并不能簡單的換貨市場份額的提升:因為其他企業也不會坐以待斃。
同時,平板時代彩電產品技術演進速度大大加快。任何的產品創新都會在6個月之后被新的競爭熱點所代替。加上,海爾在彩電市場的品牌口碑沒有白電領域那么大的影響,而且市場渠道也不占優勢,海爾彩電的市場表現一直未能達到期望值。
進入2011年之后,國內平板彩電市場由此前的對CRT產品的替代性成長,轉變為平板產品自身的換代成長。平板產品全面進入普及應用階段。更多的市場份額變化來自于存量市場的變化,特別是來自于占據大多數消費人群的二三四級和農村市場的消費市場。這種局面使得海爾可以加大以“價格換市場”的彩電產品銷售策略。
2012年,海爾進一步借助龐大的白電銷售渠道拓展城鎮和農村彩電市場,并同時提供價格更為低廉的產品,滿足底層消費市場追求價廉物美的消費心理。海爾的品牌品質保障和低廉價格的結合,借助于更底層的龐大渠道體系,海爾彩電銷量成長獲得了喜人的成績。
海爾彩電目前擺出的市場策略的核心是“價格換市場”。是一種先站穩腳,在賺錢的行銷策略。這使得雖然海爾彩電產品銷量增長非常理想,但是核心的“利潤”指標卻并不理想。個別時段的全國市場虧損、個別區域市場的持續虧損,一直在困擾海爾彩電產品線。
不過,在目前的“彩電”大品牌主導市場的背景下,份額比利潤更對海爾有吸引力,也更有長遠的市場價值。未來家電產品一定是走向智能集成的。作為國內最大的家電廠商,海爾必須補齊產品線的短板:彩電和電腦。尤其是彩電產品,如果不能取得一定的市場份額,成為主流品牌之一,則必然會對未來的海爾全智能系統化家電產業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
2012年海爾彩電產品在日系衰退、國貨上進的背景下,已經取得一成的市場份額。雖然這這還不到海信、TCL等市場領先者市場份額的一半,但是也已經能夠使人看到海爾彩電未來的希望。實際上,海爾在洗衣機、冰箱等產品線上,亦曾經、并直到目前也沒有放棄“價格換市場”的策略。在海爾強勢的白電產品上,海爾一直堅持高端低端同等重視的策略。“農村包圍城市”,“低端帶動高端”,是海爾白電產品全球市場成功的關鍵經驗。——這一經驗很可能也適合于彩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