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度不合格比率高達54%、3D(三維立體)亮度以及3D亮度均勻性不合格率為25%。近日,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檢中心完成的《2012年立體電視產品質量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立體顯示技術雖然比較成熟,但在性能上還存在著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技術上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建議加快3D電視產業急需的技術標準制定進程、推動建設3D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平臺建設。
據悉,該報告的質量測試工作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全國音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托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檢中心完成。測試工作自2012年2月開始至2012年12月結束,歷時10個月。參與測試的企業包括TCL、海爾、海信、康佳、清華同方、長虹、創維、聯想、利亞德(14.160,-0.04,-0.28%)、LG、索尼、三星、松下。測試項目依據《立體電視圖像質量測量方法》大部分關鍵性能和《立體顯示認證技術規范》全部常溫性能,其中性能要求參考《立體顯示認證實施規則》中A+級認證技術要求,所有項目都分為左眼數據和右眼數據,取較差值作為最終結果。
測試結果顯示,清晰度不合格率最高,其次是3D亮度和3D亮度均勻性,接下來是閃爍不合格率23%、3D對比度不合格率14%、雙眼串擾不合格率12%。“我們希望通過摸底測試工作積累有益數據,摸清立體顯示性能質量情況,為正在制定的立體顯示標準制定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通過摸底測試工作與企業開展良性互動,幫助企業更好了解標準內涵,規范產品生產與測試,提升產品質量,最終起到保護市場、引導消費的目的。”國家數字音視頻及多媒體產品質檢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依據測試結果,報告建議,加快3D電視產業急需的技術標準制定進程,遵循“急用先行、成熟先上”的標準制定原則,建立跨行業、跨領域的3D標準化協作機制,近期加快制定我國3D電視產業發展亟須的3D電視眼鏡、3D投影機以及3D顯示舒適度評價規范等關鍵標準,積極推進3D術語、3D顯示舒適度等IEC(國際電工委員會)國際標準制定,提升我國在全球3D技術和產業化領域的話語權。
報告還建議,設立3D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平臺專項,集中力量突破3D圖像質量測試、3D顯示器性能測試、3D顯示系統舒適度評價等核心關鍵技術,建立3D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平臺。通過檢測平臺建設和對行業企業的服務,引導3D電視企業提高產品性能和質量,推進3D攝錄編設備、3D投影機、3D播放器及其他消費類3D產品的產業技術水平,推動上下游產業協調發展,促進3D電視產業鏈完善,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
報告同時認為,3D電視作為彩電工業轉型與升級的重要方向之一,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對我國彩電產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目前,我國3D電視產業正處于發展初期,政府應加強政策引導,開展戰略研究,統籌規劃3D電視產業發展,加強標準的研究制定,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重視3D電視的宣傳推廣,促進3D電視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