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網友對去年的“8.15”電商價格戰印象深刻,那次電商促銷活動,不但驚動了各大媒體,甚至驚動了發改委。而8月15日一戰的結果,仿佛無論是京東、蘇寧、國美,還是消費者都沒有獲得太多的好處:缺貨、優惠券不兌現、服務器宕機等“意外情況”無一不在考驗消費者對電商信譽的信心。時隔不到一年,近日,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在微博中“約戰”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4·18”蘇寧易購0元,你們幾元?4月18日,蘇寧易購也將在線上線下同時開始大促銷。早前,國美開始了“史上最強店慶月”活動。騰訊旗下的易迅也下了“戰書”。
那么,這次電商進行促銷活動是真讓利,不是博眼球?面對蘇寧易購的“約價”,去年挑起價格戰的京東回應:休養年,不應戰。
蘇寧易購約價京東 無果
據了解,和去年“8.15”價格戰路線相似,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近日發了一條微博:“4·18蘇寧易購0元,你們幾元?來 次真的吧!”他還把這條“戰書”專門抄送給劉強東。
可以看出,蘇寧易購是有備而來。李斌透露,在4月第一周,網站銷售同比增幅達到300%以上,預計全月日均銷售將過億元,未來兩周將迎來“青春三部曲” 活動高峰期,全品類50億貨源將全面投入市場,“超級0元購”等大型讓利活動也將在4月18日再次全面登場。蘇寧易購的戰線從之前主打的3C家電、圖書百貨進一步延伸至母嬰領域。
在實體店方面,蘇寧全國1700家實體門店將在4月18日-21日聯合出擊。上海蘇寧總經理范志軍說,針對“4·18”大促,上海蘇寧擬投入6億促銷資源,平均折扣在20%左右。
針對蘇寧易購微博“約戰”,京東商城有關人士說,不會和其他電商大打價格戰,“今年是京東商城的休養生息年,會按自己的步驟和計劃進行。”顯然,自今年以來,京東的劉強東的“招數”可能會有所變化。
易訊“一挑三”真降價或博眼球?
臨近五一,面對各大電商開展的促銷活動,騰訊旗下的易迅網卻步步緊逼,發起了“一挑三”比價,向京東、蘇寧易購和國美在線發出“戰書”。易迅網高級運營總監潘彪強調,價格競 爭是市場經濟當中不可回避的一個環節,價格競爭是否進行應當由消費者而不是企業來決定,在當下的電子商務競爭中,低價依然是消費者的基本訴求。
對于消費者來說,如果能在可靠的網上商城購物,不僅價格實惠,而且產品有保障的話,那么,肯定還會再次光臨。雖然易迅網早就設有“貴就賠”項目,但是在如何“賠”上并沒有亮點,僅與京東比較,貴了,就返還用戶與京東差價的幾分,這對于用戶來說,并沒有什么吸引力,更像是噱頭。
價格戰 被“洗腦”的購物方式
為什么電商這么喜歡用“價格戰”?這可能要從中國目前綜合電商的市場容量和消費力說起,現在電商行業競爭激烈,不容許有這么多玩家,必須有人出局。而經歷了8.15和雙十一的電商大戰,眾家電商已無心無力干賠本賺吆喝的買賣。
其實,京東成為電商界的公敵并不奇怪,其倡導建立采購銷售物流運輸一體化的產業鏈通吃模式,天貓和蘇寧等對此一直持不屑和顧慮的態度。不屑是因為,通吃產業鏈被認為是不可能的;顧慮是,一旦這種模式完成并形成規模,就宣告著中國亞馬遜的誕生,也是其他玩家出局的時刻。
樂此不疲地制造輿論拉鋸讓退休老人都知道買家電原來可以上網的。相比沉重的線下店,一身輕的京東從一開始,打的就是蘇寧線下的資產價值和模式,不過,從去年開始,京東商城在網友的心中的可信度已經不如以前。蘇寧是依靠戰略投資者、信托、債券等融資方式的上市公司,這次約價京東可能成竹在胸,不過,京東并不應戰。說到這,大家就都明白為什么本來可以觀戰的易訊商城,也跳出來殺紅了眼。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的成熟帶來行業的成熟,這時比拼的就是用戶體驗。電商如果進行價格促銷,當時是能夠吸引消費者關注,不過,如果不能保障促銷產品的價格和質量,消費者被忽悠了一次,就不會給電商第二次機會。是真實惠,還是做宣傳搞噱頭?往后的價格戰不僅是對電商信譽的考驗,也是消費者選擇喜歡電商的標準。
網上購物需注意哪些方面?
一、商品的價格不要以為低價就是好的,網上物美價廉的商品的確是有的!當你看到價格過低的時候,你得多一個心眼了,雖然現在已經有出臺相關政策,網友選購產品特別的大家電產品,電商都必須給開式正規發票,不過也需要咨詢,產品是否是正品,保修與否?如何配送,有沒有發票等。
二、選擇正確的賣家!如何選擇呢?你可以上淘寶、拍拍、京東、蘇寧易購、庫巴等綜合型網購平臺上選擇誠信度高、交易量大、好評多的賣家。也可以選擇一些專業銷售液晶電視的B2C直銷商城。獨立的B2C直銷商城就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了(網站的整體感覺、運營時間、公司簡介等內容的真實性,比如營業執照、域名注冊時間、聯系電話、地理位置等)
三、服務態度購買之前一定要先跟賣家多聊聊,多問問肯定是有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多了解產品,另外也可以考驗客戶服務。如果感覺不爽,立刻閃人!以上該說的都說的差不多了!可能我還有些地方沒說到,請批評指正。
四、貨比三家,不少消費者在實際逛商場中往往會“貨比三家”,然后再做出決定是否購買。但是網購時,由于網店價位已經十分低廉,所以往往懶得去“貨比三家”,這樣一來,就讓一些價位需要的網店鉆了空子。筆者經常會遇到同樣的一臺平板電視,兩個網店售價相差幾百元之多。
五、支付方式現在的網上支付一般都支持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或者直接的貨到付款,如果要先付款,除非是曾經有購買過,或者鑒于商品的特殊性(比如一些虛擬物品,程序,軟件等),其他的就別考慮了。
六、拒絕先簽字后驗貨,無論是配送中造成的物品損壞還是因為工作人員的“疏忽”而導致的產品配送錯誤,筆者都建議用戶拒絕簽收并及時聯系電商客服,等待賣家給予問題的解決方案。切記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沒有認真驗貨,從而導致自身不必要的損失。
七、買商品時買家一定要看清賣家寫的商品描述,試過有一名賣家在賣價上標著商品的售價是8元,但商品描述中卻寫到拍下者需要付8000元,如拍下不買者給差評和警告的事情,別以為是說假的哦!真有其事呢!看清商品描述,可以知道您在拍下此商品時需要支付多少的郵資,還有沒有其他額外的費用,以及您付款后多久才收到商品,這些都是十分必要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