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大屏行業的快速發展,國內已成為大屏顯示行業的重要市場,國內外廠商紛紛看好我國大屏市場,高速發展的同時亦存在問題挑戰。大屏行業的技術和產品創新多體現為“應用創新”。這也導致大屏產業核心專利技術缺失,企業主要依賴于上游核心技術的支持,小企業隨時面臨著核心專利侵權的風險,國內行業模仿抄襲現象也日趨嚴重。面對如此境況,知識產權意識則擺在了眼前問題,究竟該如何?是保護還是……
近年來在相關法律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司法解決途徑的進一步暢通,各行各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迎來了新的提升,大屏行業同樣也是如此,并且將繼發與促進行業內企業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行為。從而,起到了極大的維護那些立于技術研發,著力于用創新來構建自身的優勢競爭地位的企業的合法權益,極大的促進我國大屏行業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尤其是在大屏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的形勢下,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已經成為企業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構建自身的差異化優勢,已經成為當下大屏企業的重要手段。但是,企業在技術創新過程中,能否有效的保護、管理和運用企業的知識產權,將直接影響企業的生死存亡。
而這也被越來越多的大屏企業所認知,一些企業開始堅持走自主研發的產品路線,通過持續的技術與產品創新,不斷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及服務,提升自身競爭力。
但由于大屏行業入門門檻低,導致國內大屏行業以中小型企業居多,擁有自主研發能力企業有限,既缺乏對自有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也缺乏對他人知識產權的尊重。另一方面,國內大屏產品技術含量普遍不高,且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這也導致企業誤以為其中的技術是“公用”的,從而無意間形成對知識產權的侵犯。
尤其是在大屏行業已經步入了多元化的技術路線競爭,這也將是未來數年內大屏行業的競爭主線之一。這一現象的出現,導致大屏產業未來將朝著多元化趨勢發展,單一技術路線圖難以滿足多元化客戶的使用需求。例如,DLP拼接產品雖然好,接縫非常小、穩定性高,但是同時也有提及巨大和成本較高的特點。在一些低端應用中毫無市場競爭力。相反,液晶拼接雖然接縫較大,但是卻可以達成很低的單元和系統成本,滿足海量市場的發展需要。
所以未來大屏企業要想更好的生存下去,必然走多元化產品路線策略。再加上大屏行業有著極強的“客戶需求敏感性”,只有在多元化的技術提供下,才能實現自我的發展。
也正是如此,專利之爭,可謂激戰正酣。越來越多事實表明,在商業競爭中,擁有了專利權就擁有了主動權,就擁有了財富。專利已成為各產業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內容和攻擊對手最犀利的武器,在大屏產業也不例外,同樣是贏得話語權和優先發展權的重要力量。
但受限于行業特性,大屏產業并非是一個技術 “原創行業”,顯示設備的核心技術被少數幾家海外的企業所掌握,比如像DLP拼接的芯片在美國的德州儀器,而光機也由揚明、Lumens、中達等廠商掌握;而液晶方面,面板技術則由韓國的三星、LG以及日本的夏普所掌握。因此,在顯示端想要做出差異化的內容可謂是難上加難。
這也使得大屏產業則是一個“技術”應用行業。從而導致易于模仿,只要一個新技術應用出來,市場上立刻出現多個相同產品應用,要想保護知識產權也并非易事。
如早在2009年就已經展露頭角的異形拼接,隨著異形拼接被市場廣泛接受,當下異形拼接已不再是LCD拼接的天下,去年DLP背投也可以做出各種形狀的不規則拼接,而且拼接出來的效果比液晶拼接還要有新意。這也導致,異形拼接不再是LCD的專利,DLP拼接同樣也可以擁有。
作為一個以應用主導的大屏產業,雖依賴于上游核心技術的支持,但卻更依賴于下游市場的需求。所以如何滿足更多客戶的不同需求,是未來大屏行業從業企業主要思考的問題。而知識產權意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有一個過程,需要時間。對于大屏行業目前來說,尊重大于保護,才是好的知識產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