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時代的來臨,讓人們可以利用手中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隨時隨地獲取影音信息。這在電視與PC屏幕主導的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Apple TV、快播大屏幕等售價幾百元的多屏互動技術產品,使得萬元電視的智能化價值不復存在。受一些不利因素影響,最近,國內的TCL、海信等傳統電視廠商股價出現暴跌,其中海信已經較兩個月前的最高峰跌去了近1/3。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網絡帶寬的不斷提升,以及內容的不斷豐富,在線視頻以其內容豐富、觀看時間靈活等優勢,正在不斷分流著傳統電視的受眾。電視逐漸受到人們的冷落,人們更傾向于在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其他終端上收看節目。蘋果、微軟、英特爾以及國內的快播科技、小米、樂視網、同洲電子、華為等企業已經看到了這個商機,行業的卡位戰已經打響。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等不同屏幕之間的內容切換和分享,正在成為用戶日益迫切的需求。
多屏互通
早已習慣于用手機看電影的城市白領張穎,仍舊懷念大屏幕電視帶來的觀影優勢!盎ヂ摼W有很多電視沒有的視頻資源,我一直希望有一種技術,能夠將在互聯網上可以隨意抓取的視頻內容,利用手中的手機或者Pad,投放到大屏的電視屏幕上觀看,效果肯定棒!睆埛f的想法也道出了眾多“視頻控”的心聲。不過,細心的網友發現,一種叫做多屏互動的技術,已經將這一夢想變成了現實。
在美國,人們習慣于多屏互動技術帶來的新體驗。去年美國著名的研究公司NPD發布的一個調查結果顯示,通過Apple TV、Xbox360等外接多屏互動設備搭配電視來看視頻的人,呈逐年增加的趨勢。2011年有33%的調查用戶用電視機觀看網絡視頻,而2012年這個比例達到了45%。在美國,有47%的人通過家用游戲機觀看視頻,62%的人使用Apple TV觀看視頻。
人們對電視機的冷落,表明傳統的電視內容已不能滿足人們新的視聽需求。然而,電視機這塊大屏幕相對于電腦顯示器和各種移動終端顯示屏,其在觀影體驗上的優勢顯而易見。因此,電視作為人們客廳中的主角,并不會消失,但其功能將出現重要變化。業內人士葛承志認為:“未來的電視只是家里眾多屏幕中的一塊,和手機、電腦一樣,成為內容的載體,實現多屏共享!
很多廠商注意到,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手機、平板電腦、電視機等不同屏幕之間的內容切換和分享,正在成為用戶日益迫切的需求。為此,不少廠商都推出了形態各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比如,互聯網電視是讓電視機本身具有直接上網的功能,從而實現海量互聯網內容尤其是網絡視頻在電視上的延伸;機頂盒讓用戶不需要升級電視,獲取網絡內容的功能由外置的“盒子”來完成,蘋果的Apple TV、小米“盒子”以及早前的盛大“盒子”都是這種思路。
然而,功能迥異的智能電視價格不菲,同時在視訊內容提供上,仍然不能滿足用戶多樣化的需求。眾多的“盒子”,也在內容上受到牌照的束縛,小米“盒子”高調面世旋即就被叫停就是例子。
“只要你想走上臺面,就得被上游的內容提供者掐著脖子。”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廣電總局頒發的《持有互聯網電視牌照機構運營管理要求》(“181號文”),機頂盒產品必須與牌照持有方合作才能進入市場,而目前只有CNTV、南方傳媒等7家廣電系央企持有牌照!靶∶缀凶佣戎厣,表明小米接受了‘斷臂’代價”。
小米盒子的遭遇,讓快播科技CEO王欣進一步驗證了自己對多屏互動的判斷。他說:“隨著去年年初以智能手機及Pad為主導的移動市場的迅速膨脹,智能終端的功能逐漸強化,這個時候我們就在想能不能為手機做一個配件,能夠解決大屏幕和小屏幕互通的問題,也就是多屏互動的概念,于是便有了‘快播大屏幕’的發布!
有業內人士對智能電視和多屏互動產品做了一個比較。如果購買5000元左右的液晶電視并配備幾百元的快播大屏幕,其功能方向與目前市價萬元的智能電視一樣。因此,消費者將更愿意購買一個廉價的多屏互動硬件,并搭配一臺具有最佳觀賞效果的電視。這也證明,未來的客廳娛樂,各種電子設備優勢互補并有效降低成本將成為重點。
競爭卡位
多屏互動技術未來將創造巨大的市場價值,盡管這一市場還沒有達到爆發的程度,但眾多國內外廠商已經在該領域積極進行技術和市場卡位,一輪新的視頻爭奪戰正在悄無聲息地上演。
據了解,多屏互動技術主要是指基于某種傳輸協議,通過無線網絡連接,在不同操作系統的不同多媒體終端之間,進行多媒體內容的傳輸、解析、展示、控制等一系列操作,可以在不同平臺設備上同時共享展示內容。
目前在多屏互動市場上,各種技術集中爆發,國外有英特爾、微軟等公司聯合推出的DLNA協議、英特爾的WIDI協議,國內則有中移動與三星等合作的WiMo協議、快播科技獨家研發的QvodSmartPlay協議等。
在產品方面,蘋果、Google等國外企業已經推出基于多屏互動技術的網絡終端產品,國內企業相關產品除了快播大屏幕、小米盒子在去年上市外,樂視、同洲、TP-LINK以及一些電視機廠商都在今年推出了基于多屏互動技術的產品,目前市場上在售的相關產品就已經多達數十個。而且還不斷有企業進入這個領域。
“國外目前大家知道最多的就是蘋果的Apple TV,其它的目前還沒有什么比較有影響力的產品出來!痹谕跣揽磥恚壳皣鴥绕髽I在這方面的技術水平發展非常快,國人對于這個技術的認知,也在逐步提升,多屏互動技術在市場應用層面的發展,甚至已經超過了國外。
有意思的是,在拼市場時代,既有快播大屏幕這類主攻技術,將自身作為手持智能終端配件,使之與電視、投影機同步影像的方式;又有樂視、Apple TV此類自成一體,通過與牌照商合作獲取多媒體內容的競爭手段。一時間,技術與內容之爭,似乎又成為了業內熱議的焦點。
以目前主流的兩款多屏互動產品Apple TV、快播大屏幕為例,借助iPhone、iPad的巨大市場覆蓋率,Apple TV依托于本身產品與電視完成多屏互動體驗,同時內部具有電視節目點播功能,屬于獨立的存在。但產品的節目點播功能會受到內容源受限的制約。
相較而言,快播大屏幕以手持智能終端配件做發展方向,本身并不具備實質內容,所有的界面/入口均在手持智能終端,使用后將更加不受限與內容源提供,同時全面兼容安卓,iOS操作系統的智能移動設備,非蘋果用戶同樣可以享受多屏互動技術下帶來的暢快娛樂體驗。
業內人士Mike指出:“嚴格來說,只要將電視接入互聯網就將受到廣電總局監管,所以快播這種模式只是打了一個擦邊球。未來是否具有政策風險尚未可知!
大勢所趨
王欣對多屏互動的未來持樂觀態度。在他看來,多屏互動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金蛋。未來多屏互動將會承載高品質娛樂生活的重要職責,而其面向多平臺,對視頻、游戲等應用進一步延伸的作用將更加明顯。多屏互動一定會在未來兩年呈現爆發式的增長趨勢,在不久的將來,像快播大屏幕等多屏互動產品,會像電腦、手機一樣,成為中國網民生活中的一件必需品。
事實上,眾多業內人士都將多屏互動看做視頻行業未來發展的大趨勢。
Mstar中國區總經理林永育認為,多屏互動是大勢所趨,幾乎所有相關的廠商都欲進入這個市場。包括傳統的TV廠商、IT廠商,手機廠商,以及機頂盒廠商等都在進入這個市場。每一陣營都以自己為中心來規劃多屏互動。
不過,業內人士陳曦指出,當前多屏融合在國內的發展普及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技術及產業化問題,但用戶需求正在日益顯現,這一模式對于三網融合產業的整合推動力量也逐步得到關注,以目前趨勢判斷,未來多屏融合將可能成為通信信息產業下一場變革,并將改變用戶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可以預見的是,無論是技術控還是內容流,如何高效地滿足用戶需求,將是未來多屏互動硬件競戰市場的絕對利器。而借助連接多終端,多平臺,多系統的核心樞紐優勢,多屏互動硬件產生的市場持續價值,將不可預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