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電視市場從一開始就注定了是不尋常的一年,這個原本被認為是傳統行業的領域,在智能應用、互聯網思維、新技術和新標準的沖擊下變得不再平靜。年關將至,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這一年里在電視市場發生的重要事件。
互聯網/IT企業大舉入侵
前有微軟維納斯,后有盛大盒子,都失敗了——這是以往傳統家電企業認為互聯網/IT企業進軍家電行業必敗的萬能論據。但是這次不同了,傳統彩電廠商推出的產品完全被樂視TV超級電視等互聯網電視占了風頭。他們從互聯網思維出發,依托垂直整合的優勢,引發了一場互聯網勢力與傳統勢力的大對決。
我們甚至可以預測,在接下來的一年還會有更多新的挑戰者,例如迅雷、優酷、搜狐、蘇寧、京東等,都有可能憑借自己在產業鏈上的優勢進入這一領域。
從賣硬件到賣內容和服務
智能電視出現至少已有兩年,早已成為市場上的主流,但用戶對其認可度普遍不高,多數人買來只是當做普通電視使用。究其原因也很簡單——用戶體驗差、內容少,體現不出智能的優勢。
這些在2013年發生了變化,樂視、小米、海信、創維等企業推出了更快捷、更簡單易用的電視UI,成為人們選購智能電視的標準之一。同時,人們意識到視頻內容對智能電視始終是最重要的,企業也意識到賣內容和服務才是持續盈利的來源。以樂視和愛奇藝為代表的版權大戶就在這方面占盡了便宜,根據經驗,來年在智能電視上可能會重演在PC、移動端的版權軍備競賽,特別是體育、綜藝等熱門內容。
大屏價格日趨成本化
每年電視市場都在進行著大量的降價促銷活動,但看看每年的銷量統計數據,就會發現占據半壁江山的都是40英寸以下的中小尺寸,大屏始終沒有真正普及起來。到了2013年終于發生了變化,人們發現50英寸以上大屏液晶電視的價格真的降下來了!
這股風潮又是互聯網品牌掀起的,從2013年5月樂視TV宣布推出60英寸售價6999元的超級電視,到9月小米推出2999元的47英寸電視、樂視TV再次推出2499元的50英寸電視,可謂驚喜不斷。有業內人士指出,這樣的價格已經接近液晶面板和各種零部件的采購成本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