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屏4K電視剛出現之時,稱其震撼一點也不為過,因為除了尺寸巨大之外,其高昂的售價也讓眾多消費者震驚(索尼84英寸4K標價17萬元)。不過,經過一年來的發展,4K電視市場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多家廠商發布了39、46、50、55英寸等相對較小的尺寸產品,而價格也得到了大幅下調,可以預測,今年各廠商將會在4K領域拼個你死我活。
4K超高清電視憑借出色的畫質表現,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目光。甚至有很多網友在換機時也會考慮這類產品。電視機的顯示情況,從720P(1366x768)高清標準發展到1080P(1920x1080)全高清標準,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技術在不斷成熟。而隨著用戶對顯示效果要求越來越高,像素也要越來越細膩,因此4K超高清電視就誕生了。不過,隨著4K技術的不斷發展,清晰度已不再是4K電視的門檻,而只是基礎。
4K標準發布 推動行業發展
但是,大家都知道,由于相關行業標準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因此,在液晶電視行業中就沒有專門針對于4K超高清電視的認證規范,國家級的規范更是一片空白。最近,由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制定的《4K超高清電視認證規范》正式出臺,規范中對4K超高清電視制定了詳盡的檢測規范,通過該規范的產品,則表示符合國家級認證,目前已有包括TCL、三星、夏普等多家企業的數款產品通過了此認證。
據悉,《4K超高清電視認證規范》是由國家廣播電視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北京泰瑞特認證中心共同制定的,前者是國家權威部門,后者則是經原信息產業部批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研究所投資、具有法人資格的獨立實體,是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設立的第三方認證機構。因此,筆者認為,認證的權威性是無可置疑的。
在《4K超高清電視認證規范》中顯示,對送測的4K電視產品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其中在接口方面,要求具備RF有線電視接口、Y/Pb/Pr色差分量接口,而對于HDMI接口要求則更高一些,要求符合HDMI1.4A標準。在這里筆者要著重強調一下,4K超高清電視要符合HDMI1.4A標準很重要,因為較早前的HDMI1.3版本,在帶寬方面要明顯落后于HDMI1.4版,3D方面支持的效果也較差。因此,4K超高清電視一定要配備HDMI1.4版本的接口,才能滿足4K超高清畫面傳輸的需要。
在常溫性能標準中,對清晰度、重顯率、色彩覆蓋范圍、對比度和固有分辨率、像素數等等提出了要求。對于4K電視機產品的檢測方法和判定原則方面,則使用了SJ/T 11343《數字電視液晶顯示器通用規范》和SJ/T 11348-2006《數字電視平板顯示器測量方法》與電視的說明書進行檢測。在檢測標準中,HDTV & FULL HDTV信號格式為1920*1080I;UHDTV Ready & UHDTV信號格式為3840*2160(I或/P)。
通過《4K超高清電視認證規范》的產品,將獲得證書。而證書也并非是一勞永逸,分為兩種時限,一種為一年,另外一種為三年。除了證書有時限之外,每12個月為一個監督周期,屆時,檢測機構會在每個監督周期內至少進行1次監督檢查。對于復檢沒有通過的產品,證書將會被撤銷,從政策方面來看,還是非常嚴謹的。從一定程度來說,也保證了消費者的利益。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傳統彩電市場早已是一個充分競爭且低利潤的紅海市場,國內的彩電企業正欲打破市場原有格局,在繼3D電視、智能云電視之后,預借4K再分市場。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被譽為電視史上里程碑式的進步,由此可見色彩是衡量電視技術提升水平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