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雙十一OLED電視又要降價了!作為宅男宅女“業余生活”的利器,高品質、大尺寸電視機真的要迎來OLED顯示技術時代了嗎?我們姑且看一下,到底誰最對OLED感興趣。
從LG的研究結果看開去
LG目前將OLED電視定義為2000美元以上市場、高端客戶需求下的產品:且,LG認為,2014年到2016年,OLED在高端市場的占有率可以達到5%、22%、42%——也就是說,高端消費者可能在2017年之后,半數以上的比例選擇OLED電視。
LG預計,OLED電視全球銷量從目前的203K到2016年發展為4.7M:20萬到470萬這樣一個增長幅度不可謂之不大。當然,如果要實現這一點,LG等面板廠商還需要繼續擴大8.5代線OLED的產能規模到目前的4-6倍。這則意味著未來三年大尺寸OLED面板產業的投資會是一個百億美元的天文數字。
愿景是良好的,但是即便是在高端市場,OLED電視的價格也依然昂貴。以2000美元為基本的高端市場標準線看,OLED電視目前的最低價還要超標1000美元。而奧維咨詢的研究則認為,新技術對原有技術產品的換代效應,應該從價格超標30%,甚至更低的時候開始。
所以,如果2015年OLED的高端滲透率會達到42%,形成準普及和換代的趨勢,那么其價格必然將鎖定2000美元的130%稍多一點:即2600美金,約合15900元人民幣。
(哈哈,筆者居然計算出這個目標價位,而且依靠很少的情報,筆者自己都不相信這個數據時準確的!但是……請看下文)。
10月份以來的OLED電視價格戰
十月一、國慶黃金周的消費旺季已經沒有七八年前那么火爆:但是,全年彩電銷售高峰依然會以此時間點為中心來分布。尤其是在前八九個月,國內OLED電視銷量僅僅是突破千臺大關的數據下,OLED完成國內市場銷售任務的基礎,就被定格在了十一及其以后的市場。
十一、雙十一、雙十二以及圣誕元旦、春節:四大彩電沖量機遇擺在那里。如何抓住浙西機遇呢!OLED電視不熱銷的軟肋是價格過高。那么,降價就是必由之路。
首先,LG在十一黃金周前,在北京的公交站亭,打出了19999元的OLED電視廣告——這已經是OLED上市以來的“最低價”。但是,僅僅半個多月后,天貓雙十一購物節活動,OLED最低價格再被刷新。這次是LG的好盟友(盟友一般都坑爹沒商量)創維,天貓雙十一預售價格16666元。同時,LG天貓55寸OLED電視的價格也標注為了19499元!
這里要特別注意16666元這個數據,與“2600美金,約合15900元人民幣”,前面筆者估算的價位數據已經相差不遠。相信,筆者能拿到的分析和研究結果創維一定也能拿到。所以,創維這個價格的制定,顯然是擁有“一定范疇內、一定消費需求下”產品沖量的含義。
但是,這才僅僅是雙十一的爆點:此后雙十二、圣誕、元旦、春節——還有三個月的時間。這三個月時間內,OELD電視還會給市場價格驚喜嗎?至少時間是足以在允許兩波次的降價。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僅僅是LG和創維在實際推動OLED電視的消費,如果長虹、康佳、TCL等企業在春節前的最后這三四個月加入這一競爭行列,OLED電視的市場將有望在2014底、2015年初出現根本性的變局。
誰最早購買了OLED電視
價格下降這是好消息。但是即便OLED電視價格不下降也不是毫無問津者。(以下數據位10月30日早晨所見。)
京東商城是最早推出OLED電商服務的平臺。LG電視55EA9700在四月和五月份各銷售了一臺產品。目前,該產品一直顯示“無貨”狀態。不過天貓則另有銷售。
最早在京東購買LG 55EA9700的大致也是最早進入OLED電視消費領域的消費者。分別來自北京和四川,一個是京東黃金會員、一個是鉆石會員。從會員級別看,都是電商購物老手,且消費能力較強。二者對LG產品評價也都很高,甚至直接推薦他人購買。此外,二者的曬單獲得了很高的回復率,由此也可看出該產品雖然價格高、適應的消費人群窄,但是關注度卻并不低。
天貓平臺上,LG OLED電視自10月15日來銷售4件,且被同一人購買。價格更低、配置幾乎相當、智能功能更突出的創維產品則已經獲得15個雙十一預定訂單,且也有一人購買兩臺產品的出現。截止10月30日晨筆者觀察創維銷售記錄的時候,15個訂購中,4和5級天貓會員各一個,3級天貓會員5個,1級會員只有一個——這也說明,網購老手、高手、消費能力強的人更細化OLED電視。
從四五月到十月,55寸OLED電視跌價四分之一的結果是網銷情況從個位數上升到了十位數。尤其是天貓平臺上LG和創維價格差導致的銷量差,直接說明奧維咨詢1.3倍價格替代性普及理論的正確性。這也為此后OLED電視提升市場占比指明了方向。
OLED電視現在入手到底值不值呢
LG以2000美元作為高端電視市場的評價指標。這對于國內市場顯然不公平。因為國內電視價格普遍更低,消費能力也媲美不了歐美。筆者且以為6000元人民幣以上的電視機產品,可以看成國內高端電視的起始線。不過這樣不是說萬元產品就沒有人購買:畢竟單32寸液晶還在15000元價格的時候,國內市場就已經實現了百萬臺的銷售規模。
因此,現在的55寸OLED電視貴與不貴,消費者更多是在和液晶眼下的價格比較:如果和06年夏普首款60寸液晶188888的天價,依然能夠脫銷的市場情形對比,創維16666的55寸OLED自然是很便宜的。但是,如果和TCL雙十一49寸的RGB4K智能電視2999元的特價比較,或者與夏普、富可視70英寸液晶萬元出頭的價位比較,OLED電視價格自然就顯得高多了。
對于歐美市場,16666元的價格,已經足以促動OLED的暢銷。現在國內市場已經有了這樣的低價位,相信歐美市場也不會還無動作。這將為LG全球市場范圍內OLED的銷量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不過,OLED在國內而言,16666的價格還不具有普遍性的吸引力。因此,網友習慣把現在購買了OLED電視的消費者稱為“土豪”。不過,這些土豪們在購買到不保值產品的同時,亦獲得了超前的享受。評論中,艷羨之詞亦非常之多。
與液晶產品比較,OLED在觀感亮度、對比度、色彩、響應時間等方面優勢明確。而且3萬小時的壽命,按照每天8小時也可以使用10年了——更何況,決定壽命長短的藍光不是實時都在工作,因此實踐實際使用壽命,應該超過3萬小時不少。
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消費者日益關注液晶電視機的高頻藍光污染問題(普通液晶電視在藍光部分的能量輸出大致相當于同等畫質效果的OLED電視的3.6倍)。上海和輝光電(一家中科院旗下的OLED顯示公司)認為,OLED在護眼方面的優勢,將是高端客戶首先選擇OLED電視的關鍵所在。LG也認為,選購還電視的第一條標準就是選擇一款OLED電視。
所以,如果消費者想的是保不保值,那么現在購買OLED一定虧得要死;但是如果要享受高品質和健康,那么就是誰買的早,誰享受的早啦!更何況16666元的價位,55寸大屏,如果僅僅是獨立看產品的使用價值,而不是和液晶比較價格高低,并非不劃算。(想想初期的液晶電視,32寸都曾經大規模賣過2萬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