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公開宣布近期不會再發布OLED(即有機電激光顯示屏)電視,未來把中心轉到量子點背光技術的LCD電視上。同時,LGD卻在韓國宣布將在年末投產第二條OLED生產線,大舉擴產。雙11期間,OLED電視的售價雖將至2萬元以內,但產品銷量不及液晶。
LG 一直堅持OLED是面板行業的未來,為此還牽手國內知名彩電企業共謀發展。作為OLED普及的主力,國產電視廠商創維、康佳和長虹等知名品牌已經悉數加入OLED陣營;而OLED面板的價格一年之內已經下降70%。相關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兩年內OLED或迎來普及潮。
所謂OLED,即有機發光二極管,相對于傳統的液晶顯示,OLED面板具有自發光、輕薄省電、對比度高、色彩豐富、分辨率高、無視角限制等諸多優點。此外,OLED屏幕具有柔性,可彎曲顯示,可以實現更加前衛有趣的產品形態。
去年7月,LG率先推出55英寸曲屏OLED,售價為14999美元(約9.1萬元)。不久,美國CNET網站就撰文指出,該產品價格過高,沒有受到太大關注。還有專家指出,OLED量產面臨兩大問題,包括藍像素的相對壽命較短和較低的良品率。
目前,企業沒有公布OLED電視的使用壽命,只是提供12個月的質保。專家指出,目前液晶屏幕的價格要占到整臺電視成本的70%。如果OLED屏過了一年保修期出現質量問題,消費者將買得起修不起。
據悉,制約OLED面板普及的一大因素是產能和良品率。LG Display也在近日宣布OLED屏幕產量有望在今年12月得到緩解,其新增的第二條生產線使其總出貨量要是此前的四倍。
據了解,OLED屏幕主要靠韓國Paju工廠M1生產線輸出,月產量大概在8000塊左右,而現在LG計劃開啟M2生產線,每月的出貨量大概為26000塊OLED面板。
M2生產線是第八代生產線,意味著能夠裁切2,200x2,500m的基板到面板。更大的玻璃基板,更少的材料損耗意味著LG能夠降低制造面板的成本,M2生產線將主要用于生產55英寸/65英寸/77英寸屏幕面板。
今年2月中旬,LG電子突然在美國“對折”銷售OLED電視。產品售價將至2萬元人民幣左右。雙11期間,LG在國內天貓商城中銷售的OLED電視也降到1萬多元。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等OLED產業成熟后,55英寸的產品也就賣1萬元人民幣左右,產品降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OLED電視的普及。不過,OLED電視飛入百姓家,至少還得等上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