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四年時間,三星和LG投入大量資金主推OLED電視,LG甚至把2014年定義為OLED發展元年,但到目前為止市場反映并不理想,三星轉而主推UHD,松下、索尼等曾經的OLED陣營成員也已退出,讓LG顯得勢單力薄。
京東方副總裁張宇近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材料價格高、壽命和良品率低導致OLED屏的成本很高,價格居高不下,而新產品的價格比現有市場主流產品高20%到30%的時候,新技術才會有可推廣性,現在OLED遠高于這個限度,因此導致市場推廣難度很大。
比如一臺55寸的液晶電視現在價格約為八千到一萬,但如果是同樣尺寸的OLED的電視價格則達到兩至三萬。
張宇透露,業界此前普遍認為OLED從色彩、性能等指標上看都比液晶好,而且理論上由于OLED是主動發光,應該更節能,但是由于現在技術還沒足夠成熟,OLED并沒有體現出節能優勢,尤其是在中大尺寸方面還有很多瓶頸需要突破,包括OLED屏的壽命、材料等等。
不過,張宇同時也表示,雖然未來會有多種顯示技術共存,包括OLED、激光顯示、虛擬顯示等,但從長遠來看,OLED是主流的發展方向,只是需要10年左右時間,目前來看LCD依然是整個市場的主流顯示技術。
值得注意的是,三星不久前聲稱,正在減少對OLED的投入,重點推進量子點技術,對此,張宇表示,三星和LG的技術不太相同,LG采用的是白光技術,更具有成本優勢,而量子點技術本身是解決背光技術,對顯示屏并沒有革命性的變化,是通過量子膜提升整個色彩飽和度,把背光技術做得更完善,讓屏的色彩達到OLED的顯示標準。
據了解,京東方目前在鄂爾多斯已經有第5.5代AMOLED中小尺寸生產線,以及合肥等地的8.5代大尺寸生產線,提供55英寸超高清AMOLED顯示屏;在OLED技術方面,京東方在中小尺寸方面走的RGB技術路線,在中大尺寸走的是白光技術路線。剛剛結束的高交會上,京東方發布了國內首款自主研發的55英寸4K×2K曲面AMOLED顯示屏。
張宇透露,京東方正在和國內終端廠商探討OLED方面的深度合作,目前已有樣品在認證過程中,而除了做顯示屏和顯示器硬件之外,京東方未來還將進行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和垂直整合,明年初將推出自有品牌終端產品,和配套做軟件的企業共同研發創新應用提供給終端客戶,并推出金融、醫療等系統解決方案。
京東方是國內半導體顯示技術、產品與服務提供商,財報顯示,2014年上半年京東方實現營收16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0.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