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松下、東芝等日資品牌均在中國市場加速“瘦身”彩電業務,就連索尼也在近日宣布將分拆電視業務,針對其電視業務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未來聚焦移動產品線中的手機和平板業務。相對于日企情況,中韓彩電企業則借助智能逐漸崛起。而本土企業創維、長虹、海信和TCL等品牌穩坐國內一、二線城市市場,在四、五級鄉村市場也非常活躍,將智能、4K電視帶到了鄉間。
在國內電視機行業中,長虹、康佳、創維、TCL和海信這五款品牌被業內成為“彩電五虎”。不僅是因為他們的產品豐富,產品線廣泛,更多的是這五大品牌在電視產品的宣傳、銷售和售后方面都做得不錯,得到我國消費者的喜歡和認可。
國內品牌下鄉布局4K
去年,彩電國內零售市場規模約4700萬臺,同比增長10%,高于全球彩電市場-2%的增長率。上半年,廠商主推節能惠民政策末班車概念,市場呈高速增長;下半年,持續5年的刺激消費政策全面退出的效應開始顯現,內銷市場增速回落,國慶彩電銷售旺季首度出現了小幅負增長。農村市場已趕上城市市場,開始唱主角。2013年農村市場份額達54%,2014年將達58%。
2014年春節期間,投影時代網編輯走訪了湖南省多個鄉村市場發現,農村彩電市場以專賣店的形式進行多個電視品牌混合代理銷售,從智能到4K電視,均有貨在售。春節期間,選購電視的用戶雖不多,但只要進店基本上購買者都會下單選購。
對農村用戶來說,電視幾乎與房子一樣重要,大尺寸、超薄設計可以說是“剛性需求”。在走訪湖南省懷化市周邊農村市場時,筆者發現很多專賣店中的海信電視選購率較高,其次是創維、TCL、康佳和長虹。筆者在和其他選購電視的消費者溝通時了解到,農村用戶們會選擇在春節期間舉行婚嫁活動,蓋一棟房子,娶親等情況,就必須選購新電視。在年輕消費者的影響下,老一輩用戶也改變了自己的選購標準。如果要換電視,一般會選購孩子們喜歡的,智能、大尺寸、外觀纖薄的產品是首選。不過,雖然有4K電視在售,但由于價格和了解度不高等因素,消費者對其并不感冒。
去年,筆者在農村市場還見有索尼、夏普等電視產品的老型號在售,今年則沒有見到它們的蹤影。據專賣店促銷人員介紹,那些外資產品因為型號較老,尺寸不全,功能單一等情況影響,產品促銷了一年才全部賣完,至今也沒有上新貨,專賣店中現在全是國產品牌,除了普通彩電、智能電視還有4K電視。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縱觀去年彩電市場,平板電視產品結構不斷變化,使3D電視和智能電視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雙雙大幅提高。在液晶電視凌厲的市場攻勢下,等離子陣營逐漸沒落,而CRT產品在終端零售市場也功成身退。4K電視在2013年的宣傳下,逐漸深入城市,進入農村市場。近幾年來中國宏觀經濟快速發展,彩電市場快速增長帶動內需市場需求旺盛。在家電下鄉、節能補貼政策和消費者年輕化的影響下。彩電產品的不斷推陳出新,成為推動彩電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外資弱化電視業務
素來宣稱以4K為重點發展方向的索尼近日卻將PC業務和vaio品牌全盤出售給JIP,同時宣布分拆電視業務,針對其電視業務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舉措,未來聚焦移動產品線中的手機和平板業務。在日系彩電品牌中,除了索尼,僅剩夏普、東芝,不過,這些品牌近期也在進行瘦身活動,在我國彩電市場中的份額比例下降不少。
“日本企業的彩電業務都在收縮。”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它們都以“瘦身”的方式來提升利潤。期望通過彩電業務的“輕資產化”,轉向委托制造,實現扭虧為盈。而國產品牌則預借智能、4K改善、健全電視機產品生態鏈。
目前,索尼、夏普、東芝等電視產品在城市發展較好,農村市場發展一般。而互聯網企業推出的智能電視在網上商城銷售,傳統傳統彩電產品在賣場和專賣店銷售。未來,消費者的選擇將變得更廣闊。
投影時代網編輯春節期間在湖南省內四、五級農村彩電市場中發現,外資品牌彩電產品在售數量較少,國產智能電視和4K電視在專賣店中的比例有所增加。不過,選購4K電視的用戶卻不多。雖然有促銷員極力推薦,但更多的用戶選擇的是智能電視而非4K。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IT的企業混戰電視機領域,中日韓IT彩電品牌將在電視行業中掀起新一輪競爭。彩電技術升級也會帶動產品的銷量,廠商們不僅要注重用戶體驗,還需在產品應用開發方面加以探索,發掘可持續發展的合作模式,全產業鏈共同推動彩電業發展。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從智能電視可以看出,外資品牌在智能電視領域的實力目前還未及國內品牌。消費者,特別是中老年農村消費者對新事物的關注度并不高,僅有年輕消費者在選購電視的時候,會問及智能和4K電視。而4K電視本身還停留在概念階段,存在片源和價格等問題,產品想要在農村市場適應下來,可能還需要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