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屏拼接產業中,拼接處理器產品的戰略價值僅次于顯示單元。但是,礙于處理器產品的年產值規模比較顯示單元小得多;同時,處理器又位于整個系統的“深處”,處理器產品的市場關注程度遠不如拼接單元產品。但是,這并沒有影響主流大屏拼接企業,對處理器產品市場變革的趨勢的及時把握。
第一, 更多的企業開始提供非單一架構的處理器產品。比如,威創作為拼接行業的領導者,其在處理器產品上就擁有純硬件背板架構的產品、也有傳統X86架構的產品。大屏行業的廠商實踐已經認識到,不同架構的拼接處理器,包括集中式的、分布式的、X86的、ARM的、DSP的和純硬件的,都具有各自不同的技術優勢,可以滿足不同客戶的不同需要。提供多種技術架構的產品,即是差異化客戶需求的必然結構,也是體現企業最終研發和系統實力的一個基點。
第二, 基于不同技術的處理器產品之間的關鍵性能區隔正在變小。比如,X86產品最大的特點是開發門檻低、軟件開發容易,但是也有安全性較低、核心性能利用率不及DSP的劣勢。DSP架構的產品則在安全性、性能利用率、穩定性上優勢明顯,但是相對的開發門檻要高于X86產品。不過,近年來隨著X86技術的進步,尤其是CPU性能冗余度的提升,DPS產品富裕性能的日益充分、軟件開發工具和市場資源的豐富,二者顯著的平臺差異已經極大的縮小。這種不同技術架構特異性差距的變化,在集中式和分布式拼接處理器產品之間也有體現。分布式產品最大的特點是成本低廉、擴展性強、單一節點開發難度低,缺點則是實時同步性要求嚴格、開發難度大。而集中式的拼接處理器則具有天生的實時同步能力,不過一般成本也更高一些,系統擴展性不及分布式產品。不過,現在的分布式產品已經在同步性上有很大提升,尤其是依賴于IT化的設計思維,吸收眾多分布式IT網絡的同步技術,已經可以很好的滿足的畫面同時性要求;集中式的拼接處理器則通過在多處理級聯技術上的進步發展,也使得系統構成的靈活性、擴展性大大加強。不同技術架構的拼接處理器產品的市場感知差異的縮小,甚至可以表現在價格上:技術進步使得傳統價格昂貴的產品成本下降,技術的升級改善了價格低廉的產品的性能,卻也造成了這些產品追求更好的技術指標表現力,使其成本不降反升。
第三, 不同技術類型的產品消費客戶的接受程度也在趨同化。隨著不同技術構型的拼接處理器產品的性能差異的縮小,客戶在選擇產品時的針對性也會下降。而且,多種技術平臺長期的競爭,也使的市場早期客戶傳統的慣性認識消失殆盡。客戶認知的多元化,是技術多元化和多元化技術下不同廠商大力公關的必然結果,也是最能體現拼接處理器進入“多元并存”時代的標志。
第四, 大屏企業選擇拼接處理產品多元化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雖然不同架構的拼接處理器產品的體驗差異正在日漸縮小,但是卻不會從根本性上消失。這種不同技術之間的差異性,會成為企業營銷的焦點之一。拆解這種技術差異性營銷陷阱的唯一手段就是自己提供多種技術類型的產品以供客戶選擇。優先采用多種技術路線圖的企業則可能具有一段時期內的市場競爭優勢。所以說拼接行業企業采用多元化的處理器路線圖,是該行業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
綜上,大屏拼接行業對處理器產品多元化的認識已經發生了顯著變化:從早期的必須比出個高低貴賤,不同技術門類互相貶斥的純競爭關系,到現在的多元技術共生、或為補充,同一家廠商往往推出兩種以上的技術架構產品,拼接處理器產品的多元化繁榮局面已經構成。
拼接處理器產品的多元繁榮是現階段拼接處理器市場的主要規律。導致這種局面形成的原因,除了以上提到的三點拼接處理器市場自身的變化外,還與拼接單元市場的多元化有關系。
首先,選擇最少兩種,一般為三種顯示技術構建拼接單元產品體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這些技術包括DLP背投影拼接、前投影邊緣融合、LCD液晶技術、PDP等離子技術和LED大屏技術。未來OLED技術也會加入這種多元化的競爭。在這些多元化顯示技術中,不同產品具有顯著的獨特競爭優勢。這種優勢導致大屏廠商如果想滿足不同客戶的多樣需求,至少需要2-3種技術類型的產品。這一點最終形成了大屏廠商對“多元化”技術路線圖的認可。而且這種多元化思潮不僅影響了顯示單元行業,也影響了處理器行業。
第二,擁有不同的顯示單元產品,不僅意味著大屏廠商已經接受產品多元化這種文化,也意味著處理器廠商切實需要多元化的處理器產品陣營。擁有不同技術的顯示單元的本質是為了滿足不同客戶、不同細分市場需求。但是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僅僅是擁有差異化的單元產品還不夠,還需要拼接處理器也多元化,進而對不同市場和客戶能提供針對性更強的系統方案設計。
因此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拼接處理器產品的多元化是與顯示單元產品的多元化相輔相成的,甚至可以說顯示單元的多元化,對拼接處理器的多元化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事實上,不同拼接處理器技術自身的演化和拼接單元產品的多元化發展是最能影響拼接處理器產品未來市場格局的力量。對這兩方的認識的正確與否,將決定企業能否正確制定符合自己的競爭策略。
第一, 必須認識到技術上任何單一的拼接處理器技術都不具有“無法替代”的優點,也不具有無法承受或者彌補的缺陷。這點在市場上就表現為不同產品差異隨著技術日益進步的縮小,不同處理器產品在競爭中和諧相處、互利互補。以互補和共同繁榮為核心的技術特點,在本質上決定了拼接處理器不同技術路線的選擇,僅僅依靠技術自身無法“爭出勝負”,多元技術長期共存是關鍵的市場趨勢之一。
第二, 不同拼接處理器技術路線,在技術特點上的不具有互相“消滅”的能力,反而使得,不同技術陣營的“營銷”實力的競爭,成為長期市場發展趨勢的決定力量。雖然,很多企業,尤其是大屏拼接行業的領導者、專注于拼接處理器的專業廠商,都在選擇推出不同應用類型(面向不同細分市場或者顯示單元)與不同技術架構的產品,但是也有一些企業的產品路線圖很單一,或者非常側重于某些技術形態產品的宣傳。這一點在顯示單元產品上也存在。典型的例子包括,很多推出LCD拼接產品的大型國際巨頭并不對DLP感興趣;分布式拼接處理器更多的被用在平板,尤其是液晶拼接產品上;X86架構是中小拼接墻企業最愛的產品;ARM架構的拼接處理器主要應用在分布式系統,其次是小型安防工程上……也就是說,雖然多元技術共同繁榮的拼接處理器行業已經形成,但是就單一技術路線圖而言,廠商的分布卻并不均勻。這種特征就決定了不同技術類型的產品投入市場的營銷力量也不一致。長期看,如果某類型的技術產品獲得營銷資源的優勢,也就有可能獲得市場份額的主導性。
第三, 平板拼接產品的發展,直接影響處理器行業的市場結構。平板拼接產品未來市場發展的亮點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液晶技術推動的普及型市場的開發(數字告示和安防);二則是OLED進入市場后可能引起的新一輪技術陣營調整。這兩點都會影響平板拼接陣營的廠商對拼接處理器技術路線圖的選擇,成為拼接處理器市場架構變換的最大變數。尤其是在液晶和OLED引入的新興行業企業主要以三星、LG、創維等巨頭企業,品牌價值更高的企業為主的情況下,平板拼接陣營更具有左右拼接處理不同技術路線競爭前途的力量。目前這些新興力量對分布式產品、ARM產品、X86架構產品、IT路線圖產品更為青睞。
第四, 專注于拼接處理器產品的單一部件型企業,在拼接處理器多元化的浪潮中既有機遇又有挑戰。機遇的方面主要表現為,處理器產品多元化使得專注該產品的企業研發創新空間增大,產品線進一步拉長,有利于構建獨立的拼接處理器產業和市場。挑戰的一方面則在于,多種可選的拼接處理器技術路線圖,使得拼接單元和系統技術廠商更傾向于推出自主的拼接處理器產品。獨立處理器產品企業面臨多重市場競爭的挑戰。此外,基礎技術的進步導致拼接處理器入門門檻的降低、中低端市場的高速擴大,與高端市場的相對飽和構成的處理器市場內在結構矛盾,也是專注性處理器企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拼接處理器行業的未來市場變化,具有的整體特征是“定數少、變數多”——他不像不同顯示技術共存的單元市場:平板的崛起勢不可擋,OLED也將是未來核心的競爭力量如此簡單。因此,把握拼接處理器產品的未來,首先就是要多元并進,而不是在固守一種技術,同時結合不同顯示技術陣營的發展情況、市場營銷實力,不同應用市場的客戶認知情況和需求差異性,調整包括顯示單元和處理器產品在內的整個拼接系統產品的路線圖、不同技術下的產品的比例結構;構建以市場大方向為核心、以多元技術全面突破為基礎的拼接處理器產品線,才是大屏企業在拼接處理器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