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交際”的彩電新時代
2014年將電商平臺銷售比例提升到15%。這是康佳彩電銷售渠道的新目標。
電商彩電市場自2012年開始,已經展示出每年一個臺階、十分穩健的增長態勢。電商將在2014年成為可以與連鎖賣場、專賣店、加盟店比肩的彩電產業主流渠道之一。但是,電商的價值還不僅僅是這些:
電商的渠道價值不容忽視,同時電商也是“媒體”——這是電商的營銷價值;電商也是內容源、也是客戶交互溝通平臺——這是電商的“用戶體驗價值”。康佳的15%,是一個比較激進的數字:2012年初,這個數據的實際情況還不到1%,三年十余倍的增速,不可謂之不快。
但是,正如康佳總裁吳斯遠所言“誰走的最先,誰決心最大,誰最洗心革面,誰最義無反顧,誰就最有機會”——現在是比較誰能沖刺到最前頭的時候。誰能沖刺的更靠前,誰就能在電商的渠道、媒體和體驗三重價值上占據核心優勢。而占據電商產業鏈的優勢,將是和 “與優酷結盟”這種,占據內容產業鏈優勢的“互聯網”轉型“互為基礎和推動”的“彩電企業最主要的上網”方向。
在筆者看來,彩電企業的互聯網時代,其實就是交新朋友的時代:內容、平臺、電商這些都是彩電企業的新朋友;同時彩電企業的互聯網時代,也是彩電企業改變舊朋友關系的時代:電視臺、廣電網已經不是不可替代(君不見,創維酷開電視把高頻頭都扔掉嗎),彩電企業和消費者的“客戶關系”也面臨巨大轉變!而這些變化可以濃縮成一個詞,那就是“交際”。
互聯網時代,彩電企業會不會交際、會不會和互聯網企業、和消費者交際,將是決定彩電企業“是非成敗”的關鍵點。——這也是筆者所理解的康佳“‘1+1’戰略,要提供極智易用的智能電視終端,也要提供開放易享的互聯融合平臺”的真正本質;也是康佳實現“一次硬件銷售收入+二次服務收入”新興盈利結構的關鍵基礎,是彩電企業實現在智能時代多賺些“小錢錢”的唯一方法。
在智能彩電時代,彩電廠商將徹底分化:一類是,類似于代工企業,可能也有自己的品牌,但是只是簡單提供硬件的制造商;另一類將是智能時代,彩電上網之后“長尾效應”的受益者,是彩電應用產業的整合型品牌。對于康佳,秉承傳統彩電強勢品牌的歷史脈絡和現實競爭優勢,必然希望能成為后者。這也將是康佳吳斯遠在去年10月18日從華僑城集團到康佳走馬上任的“終極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