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分布式拼接系統與之前兩代系統的最大差異就在于它的系統構成上,整個系統在物理結構上進行分散配置,這樣看似好像增加了系統的復雜程度,但其實大大增強了系統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
網絡分布式拼接系統采用網絡星型拓撲模式構建系統,如下圖所示:
在星型拓撲結構中,網絡中的各節點通過點到點的方式連接到一個中央節點(又稱中央轉接站,一般是集線器或交換機)上,由該中央節點向目的節點傳送信息。中央節點執行集中式通信控制策略,因此中央節點相當復雜,其負擔比各節點重得多。在星型網中任何兩個節點要進行通信都必須經過中央節點控制。
分布式拼接控制系統通常由以下四個部分組成:
1、信號源輸入處理節點:其負責采集各種接口方式的信號并進行信號預處理,然后進行數據編碼生成在以太網上傳輸的IP碼流;
2、顯示輸出處理節點:其進行數據解碼和圖像最終顯示效果的處理;
3、以太網交換機:它是整套系統的中心,起數據交互作用;
4、控制管理軟件,用戶通過安裝在控制服務器上的控制管理軟件對各個處理器進行實時控制和管理;
具體系統結構如下圖所示:
網絡分布式拼接系統,顧名思義,全套系統以網絡模式分布。我們先看圖中央,為一個通用全千兆網絡交換機,它是整套系統的中心,它只起到數據交互的作用,不做任何數據處理。作為整套系統的中心,使用的是最為穩定的工業交換機,也可以說明這個系統方案的穩定性。
然后就是紅色區域的采集節點,其作用是采集各種接口方式的圖像信號,然后進行圖像預處理和數據編碼工作。每個節點相對獨立,只負責自己所采集到的一路信號的計算工作。增加或者減少節點不會影響其他節點工作。節點通過網線和網絡交換機相連。
最上方的藍色區域為輸出部分,每一塊單屏對應一個輸出節點,由DVI或HDMI等視頻數據線相連,一組拼接屏包含多少個單屏就需要多少個輸出節點。輸出節點的作用是進行數據解碼和圖像最終顯示效果的處理。同一個系統可以包含多個不同地點的拼接屏。增加或者減少節點不會影響其他節點工作。節點通過網線和網絡交換機相連。
另外,系統還需要一臺控制服務器,向系統中各個輸入或者輸出節點發布拼接命令,命令發布后在各節點中保存,工作時可以不再與控制服務器應答。控制服務器由一條網線與網絡交換機相連,所有命令由IP地址指向。在不需要頻繁發布控制策略的應用場合,系統可以脫離控制服務器連續運行,實現分布式全硬件穩定運行。
根據行業要求,在系統中還可以加入一些輔助設備,例如網絡硬盤錄像機NVR進行全屏錄像,高清底圖服務器可以在屏幕上加載地理信息軟件GIS,預覽及回顯服務器可以使用戶在控制終端上預覽未上屏的視頻源圖像和回看大屏上已有視頻的擺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