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初的CES上,海信推出了新一代U-LED電視,對撼OLED電視,其電視圖像效果可以與OLED相媲美。“智能電視的出現帶來的不僅僅是技術突破和產業升級,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變革。”周厚健在今天的CES上海發布會上表示,這次電視產業的變革超過以往任何一次技術變革。
海信集團董事長周厚健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世界正在進入一個全民上網的時代,互聯網使企業的行為和用戶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最顯著的特點是消費者主權時代的形成,當前電視行業呈現出幾個突出的變化,一是傳統電視形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電視作為多媒體顯示大屏的價值已經凸現。二是電視智能應用帶來新的機會,如視頻服務、游戲服務、點播服務甚至是電子商務等等,都有巨大的商業空間。三是傳統有線電視收看率變低,更方便用戶收看的互聯網電視成為用戶越來越多的選擇,在未來幾年智能電視將全面取代傳統電視。今年內中國市場將基本取代完畢,海信將率先實現替代。
周厚健認為,智能電視應運而生極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新需求,在技術進步的同時,智能電視帶來了電視產業商業模式的轉變,傳統電視實現銷售是產業鏈的終結,電視廠家賣出電視,除了質量問題帶來售后維修,基本不再和消費者發生業務聯系。而智能電視時代產品實現銷售是服務模式的開始,電視廠家賣出電視的同時要為消費者提供視頻、游戲和各種應用等服務。智能電視運營服務成為電視產品的一部分,從企業角度而言,智能電視運營服務收入將是傳統電視銷售利潤的補充。盡管目前尚未形成商業模式,但發展趨勢是肯定的,沒有智能電視云平臺作為增值服務平臺的傳統電視廠家,在電視行業的盈利和商業模式變革中將面臨極大被淘汰的危險。
周厚健著重提出,海信已經沿著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網絡技術路線做了清晰的戰略布局,并圍繞這一戰略不斷進行技術人才等方面的積累。同時開始著手智能電視產業商業模式的轉型。2011年3月,海信宣布了智能化戰略,包括電視在內的多媒體產品線全部推進智能化戰略。
在技術方面,海信通過對操作系統、軟件、顯示芯片及云平臺服務等技術的積累,不斷提升實力。
一、操作系統及軟件,操作系統是電視實現智能化的基礎,海信的智能電視戰略系統是兩條腿走路,第一自主開發智能電視操作系統ITVOS,歐洲市場海信智能電視都是基于ITVOS系統開發的,第二基于安卓操作系統自主設計開發應用層中間件和用戶操作界面。形成海信特色智能電視操作系統。
二、芯片
2005年海信在業內推出完全自主產權的產業化音視頻自主芯片,打破了七千萬臺國產電視機沒有芯片的局面,同時也為海信電視芯片的積累和提升打下了技術基礎。
三、云平臺與云服務
2000年海信的云服務平臺上線運營,為智能電視、智能手機、智能OTT盒子提供運營服務,海信云平臺不僅建立了互聯網終端后臺支持和運營系統能力,而且為互聯網電視拍照商、視頻內容和應用提供商建立了長期供應的戰略合作關系。
四、顯示技術
海信的顯示技術積累集中在模組、背光、圖象處理等技術領域,海信自2007年率先建成中國彩電行業第一條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大尺寸液晶模組生產線,打破了我國液晶模組全部以來國外企業的狀況,并不斷進行了新技術和新產品的應用及研發。
“我們判斷對傳統電視產業的另一個巨大的沖擊是無屏電視”周厚健提出,目前LCD平板顯示這一主流技術將受到激光投影技術的沖擊和顛覆,海信預測未來無屏的激光顯示一定會以巨大的成本優勢,重量優勢和功耗優勢為消費者所接受,最終取代平板顯示。
海信在今年美國的CES展上,推出了大屏幕激光影院產品,并將于今年6月份在國內上市。
根據中國的家電市場數據統計公司的統計,2014年2月海信電視銷售額占有率為18.09%,海信智能電視的銷售額占有率為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