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方表示,旗下的裸眼3D液晶面板已經正式量產。該面板尺寸為55英寸,分辨率方面達到了4K超高清標準,也就是大家熟知的3640x9600,不僅支持裸眼3D回放,傳統的2D顯示同樣支持。這次正式量產的新型裸眼3D面板,無需用戶佩戴3D眼鏡就可以觀看到震撼的3D畫面,相比不閃式3D和主動快門式3D要方便很多。而今天,投影時代網和大家討論的主題就是裸眼3D技術,感興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裸眼3D利用人兩眼具有視差的特性,在不需要任何輔助設備(如3D眼鏡、頭盔等)的情況下,即可獲得具有空間、深度的逼真立體影像。畫中事物即可以突出于畫面之外,也可以深藏于畫面之中。
裸眼3D技術的原理主要是,讓圖像在通過液晶面板顯示在觀眾面前時,將左右眼接受的畫面區分開來,從而在觀眾大腦中形成立體的顯示畫面。而裸眼3D技術一經出現迅速應用于各種移動電子設備之上,繼裸眼3D電視機、裸眼3D手機、裸眼3D電影本相繼上市,使得裸眼3D電子設備這個市場在不斷的發展壯大,盡管目前的裸眼3D技術尚不完善,但就已出現在市場上的裸眼3D產品來說,從視聽享受方面已經極大的滿足了廣大3D愛好者。
裸眼3D技術還能顯示出色彩艷麗、層次分明、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的畫面,是真正意義上的三維立體影像。裸眼立體影像以其真實生動的表現力,優美高雅的環境感染力,強烈震撼的視覺沖擊力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裸眼3D技術分為光屏障式技術、柱狀透鏡技術、指向光源3D技術和直接成像技術。
光屏障式技術
光屏障式3D技術的實現方法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制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這些條紋寬幾十微米,通過它們的光就形成了垂直的細條柵模式,稱之為“視差障壁”。而該技術正是利用了安置在背光模塊及LCD面板間的視差障壁,在立體顯示模式下,應該由左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右眼;同理,應該由右眼看到的圖像顯示在液晶屏上時,不透明的條紋會遮擋左眼,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
這種技術的優點是在成本上比較有優勢,像夏普的3D手機和任天堂的3DS游戲機都是采用這種技術。不過采用這種技術的屏幕亮度會因為光線被阻擋的原因而降低一半,并且圖像分辨率也會降低一半。
柱狀透鏡技術
柱狀透鏡技術也被稱為微柱透鏡3D技術,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于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在每個柱透鏡下面的圖像的像素被分成幾個子像素,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于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
柱狀透鏡技術并不會像光屏障式那樣影響屏幕亮度,所以其比后者的顯示效果要好。但是,其分辨率會視柱鏡視點數降低為原圖像分辨率的數倍。由于超高清電視圖像未普及,所以柱鏡式3D技術并未廣泛應用。
指向光源3D技術
對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3D技術投入較大精力的主要是3M公司,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3D技術搭配兩組LED,配合快速反應的LCD面板和驅動方法,讓3D內容以排序(sequential)方式進入觀看者的左右眼互換影像產生視差,進而讓人眼感受到3D三維效果。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分辨率、透光率方面能保證,不會影響既有的設計架構,3D顯示效果出色。不過,由于技術尚在開發,產品還不成熟。
直接成像技術
直接成像技術是指把指定的圖像、圖形通過加工處理通過數字媒體叫它自己動起來,從而給人一種3D效果,可使所要傳達的事物更加貼近生活,表現的更加真實。這一技術主要運用于現在互聯網推廣方面,也就是廣告方面。
這種技術的優勢在于,有效提升電子商務現有的產品推廣表現形式,更能表現產品的真實性。不過,由于技術尚在開發階段,產品走向成熟還需時日。
就京東方量產裸眼3D面板而言,使用的裸眼3D技術雖好,但是由于制造成本過高。目前僅有少量產品供應給康佳試產,數量方面也并不多。不過相信隨時技術的不斷成熟,制造成本勢必會降低,屆時面板的價格也會出現下調。
裸眼3D技術的出現,以及眾多裸眼3D產品的面市,使得3D電影走出了電影院,走進了千家萬戶,而對于眾多影迷來說,能夠隨時隨地的觀看3D電影,無疑是一件愉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