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1日的創維OLED有機電視規模上市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怎么看同行企業推出的ULED電視,創維集團總裁楊東文直言不諱地講:“有關ULED的叫法并不準確,業界不會認可。”資料顯示,前不久海信宣布推出ULED電視,稱畫面清晰度超過OLED,且售價便宜,完全能夠替代OLED。
在本次發布會上,創維中國區營銷總部市場總監楊孝駿甚至拿某互聯網品牌的電視開涮,引發現場哄堂大笑。
直接了當地表達對同行企業的看法,這在五年前的創維是不可想象的。
而創維真正讓人為之側目的,則是其OLED的戰略布局。
2013年12月5日,創維推出第一臺中國品牌的OLED電視,全球OLED行業由此結束日、韓“二人轉”時期,進入韓、中、日“三國演義”時代。2014年4月21日,創維宣布OLED有機電視規模上市,此時距其推出首臺OLED電視僅僅3個月時間。
目前,“酷開”品牌OLED有機電視已接受用戶預訂,是互聯網電視品牌中唯一一家。
在人們的印象中,創維一向羞于表達自己的產業主張,沒想到在OLED這一局它沖在了中國同行的最前面。
OLED,一種被稱為“明天的電視”,創維一連串動作昭示出其勃勃野心:欲藉OLED實現從“跟隨者”向“領導者”跨越。雖然在私下交流時,創維高層刻意回避了這一說法。此策略被稱為“彎道超車”,彩電行業曾有類似先例。2004年之前,海信是中國彩電第二軍團品牌,抓住CRT向平板轉型的機會,海信一躍而從“跟隨者”變成“領導者”。這一回,創維希望類似一幕發生在自己身上。
長期以來,創維被視為中國最沒有野心的企業,其高層甚至說過這樣一句話,“TCL做什么我們就跟什么,對了我們繼續跟,錯了我們就抽身。”但是2004年之后,創維不再這么認為,那一年,TCL因為收購湯姆遜CRT顯像管彩電業務及阿爾卡特手機業務,一度陷入窘境。
隨后多年,創維仍然較少表達它對彩電產業的看法,給人留下“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的印象,那時的創維,既務實又謙卑。
2004年至今,中國“彩電三強”你方唱罷我登場,唯獨不變的只有創維。不惟如此,創維還是盈利表現最好的兩大彩電企業之一。在營收與盈利之間做好平衡并不容易,TCL彩電比較典型,這幾年盈利大起大落,2009年至今兩次虧損,并導致TCL多媒體事業部及彩電國內營銷中心高層人事調整。
雖然總銷量仍和TCL有不小的差距(2013年,TCL彩電銷量1766萬臺,創維銷量約為1200萬臺),但在國內市場,創維已成為銷量最大的企業(中怡康數據支持海信彩電銷量第一)。
因為有銷量與盈利的硬支撐,這幾年創維高層越來越自信心,尤其在4K電視、OLED電視領域,表現搶眼。
2012年11月,創維率先發布4K電視,此后眾同行紛紛跟進,至2014年,4K已成為彩電行業主推產品。因為“第一個吃螃蟹”,以致于創維常以“中國4K之父”自居。
在智能電視、4K電視推廣中嘗到了甜頭,創維逐漸萌生更大的野心,這是創維在OLED上一騎絕塵的背景。
與4K及智能電視相比,OLED的意義顯然要大得多。4K不過是LED顯示技術的延伸,智能不過是互聯網技術在電視上的應用,而OLED則是一種全新顯示技術,不僅清晰度更高、色彩更豐富,而且更加輕薄、可彎曲甚至可以折疊。正因為OLED相比于LED具備眾多優勢,被視為“下一代電視”的最優選擇,韓日彩電企業均積極布局,相比較而言,中國企業在這方面一度較為保守。
2014年一季度,彩電行業業績集體下滑,銷量同比下降10.5%,銷售額同比下降13.3%,預計全年呈負增長。液晶電視市場轉折點開始顯現,高速增長時代一去不復返。創維彩電事業本部總裁劉棠枝說,液晶電視產業發展到今天,市場可突破空間已經不大,中國彩電企業必須做好迎接新顯示技術的準備。液晶市場下滑,為OLED市場啟動提供了絕佳契機。
這幾年,中國彩電企業將主要精力放在了智能電視上,甚至毫無電視經驗的互聯網公司如小米、樂視也跑過來湊熱鬧。反觀國際企業,即使全球最著名的蘋果公司,其智能電視仍然“只聞其聲,不見其人”。
互聯網企業進入電視領域帶來兩大變化:一是互聯網思維,二是新盈利模式。不過,止于目前,“應用+服務+內容+廣告”的新模式仍未實現盈利,未來能否實現盈利以及何時實現盈利,都是未知數。
與互聯網品牌僅推一、兩款電視不同,酷開憑借產業鏈優勢以“青春版”全尺寸陣容與對手PK,從功能配置、用戶體驗到市場售價、供貨能力,形成全方位、壓倒性優勢。目前,酷開已成為中國彩電企業轉型互聯網品牌最成功的案例。
我把創維彩電競爭戰略概括為一句話:在智能上打樂視、小米,在新顯示技術方向上打TCL與海信。
“CRT電視成就了TCL,平板電視成就了海信,OLED電視成就誰?”
創維希望它來領跑下一局。
因為有OLED先鋒LG戰略支持,創維在OLED推廣上毫無顧慮。
LG大力推廣OLED是有原因的。在LG看來里,它已無在液晶上超越三星的可能,它希望在OLED上實現對三星的超越。因此,在OLED這一局LG無論推廣節奏還是推廣力度都領先于三星。
LG深知中國市場對OLED意味著什么,它一面大力推廣自己的產品,一面積極尋找合作伙伴,創維、長虹、康佳均是其潛在客戶,尤其創維。所以在創維OLED有機電視發布會上,LG全球OLED推廣專務親自站臺背書。
創維在中國彩電行業的地位與LG在全球彩電行業的地位十分相似,都不想繼續屈居人下,都想借OLED上位,二者愿望具有高度相似性,于是成為行動一致人。
而前不久中國同行推出ULED、QLED并高喊“取代OLED”的口號,客觀上加劇了LG、創維推廣OLED的急迫感,據劉棠枝講,這場發布會原計劃放在下半年召開。
還有一層原因,目前,OLED面板良品率已經從年初的不足30%提升至70%,為OLED有機電視實現量產及進一步降價提供了空間。“液晶電視市場下滑”+“OLED屏良品率大幅提升”,共同促成了OLED有機電視臨界點的提前到來。此時進入效果最好、代價最低,可以說,創維的鼓點踩得相當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