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激情世界杯即將開幕,對于絕大多數球迷來說,遠赴巴西里約熱內盧親身感受桑巴風情是遙不可及的,通過電視收看世界杯賽事將是眾多球迷收看世界杯的唯一方式。不過,通過電視看世界杯,就要徹底拒絕眾多電視機存在的瑕疵,譬如拖尾、漏光、噪點、壞點等等,這些瑕疵不僅影響球迷們的觀球心情,而且還容易對眼睛造成傷害和嚴重疲勞。
守門員一腳將足球踢出,怎么會出現很多個球在飛躍,而且跟著球跑的球員,還不止一個人,有一行人在追著球在跑,不過仔細一款,原來是一個人和一個球,這種現象常常造成球迷們觀看上的錯覺,著實有點讓人難受,這也就是我們常常所說的電視拖尾現象。
拖尾現象嚴重的電視不止只是發生在上述情況中,對于很多運動的人或物體,都會出現嚴重的重影,譬如快速運動的小轎車,在快速行駛中,我們可能連車牌號都無法看清;還有我們觀看一些動作大片,拖尾嚴重的話,根本無法欣賞到一些細節表現。
前不久有一位黃先生向筆者講述,他是個體育迷,平時喜歡看看足球、F1什么的,兩年前家里電視要更新換代,換成了液晶電視,但黃先生當時選購電視時,由于對液晶電視了解不夠,尤其是對電視的拖尾現象更是了解勝少,直到買回家看體育賽事的時候,才發現所購買的液晶電視拖尾較嚴重,長時間看體育賽事,眼睛脹痛,時常還會出現頭暈,提及這事,黃先生就氣不打一處來。
如此嚴重的瑕疵是如何造成的呢?相關解釋認為,拖尾現象是顯示設備在顯示動態圖像時出現的邊緣發毛、看不清細節的現象。目前的液晶電視都存在拖尾的現象,因為液晶電視因發光原理所限,響應時間多在4毫秒以上,雖然現在液晶電視在解決拖尾問題上取得了一定進展,但在相當長時間內還無法從根本上解決。
而解決液晶電視的拖尾問題有兩個途徑:一個就是提高液晶分子的響應時間;另一個則是電路處理技術的提升。目前眾多彩電廠商在液晶電視上都加入了倍頻技術,就是在原始信號源的兩幀圖像之間多加入一幀圖像,從而達到清除上一幀圖像的殘影、提高動態清晰度的效果。
不過據介紹,雖然廠家在宣傳中都在強調電視的刷新頻率,但不同廠家在技術上還是有差別的。有的廠家在兩幀之間插入的是全黑幀,有的廠家則是插入經過計算生成的新的一幀。一般來說,后者與前者相比,除了能夠達到清除上一幀圖像的殘影之外,還能夠讓物體運動的軌跡更連續,因此,實際觀看的感覺拖尾現象明顯減輕,動態清晰度大幅度提高。
當然,不管各彩電廠商在電視上使用了什么技術,來提升電視的運動表現。而作為消費者,我們應該以電視的實際表現來評判,我們可以在選購電視時,拿上電腦,帶上一些測試軟件來進行測試,只有做到面面俱到,才能選購到一款運動表現不錯的電視,才能欣賞到一場精彩的世界杯。
對于彩電產品來說,除了拖尾現象讓人無法接受之外,噪點現象也讓人很揪心。可能很多70后、80后,乃至90后,對電視的噪點現象比較記憶猶新。由于在70年代、80年代,由于有線電視信號還未普及,很多家庭都是通過電視自身配備的天線來收看電視節目,導致噪點現象十分嚴重。而電視機出現噪點現象,除了信號和電子干擾影響之外,與電視機也有很大的關系。
電視機上出現噪點現象,就好像雪花一樣,讓我們無法看清電視畫面,而且長時間觀看,同樣會造成眼睛模糊、頭暈等現象,嚴重者還會出現嘔吐的癥狀。為此,對于大家選購電視時,噪點也是必須體驗和測試的重要一項。
在前面我們也提到了,有噪點現象產生,除了信號和電子干擾影響外,跟電視機本身的結構,以及圖片的處理方式等等很多因素都有關系。噪點是圖像中不該出現的外來像素,看起來就像圖像被弄臟了,布滿一些細小的糙點。
為了降低電視的噪點現象,眾多彩電廠商針對電視業推出了各種降噪技術。譬如眾多彩電廠商針對電視推出的3D數字降噪技術,3D數字降噪功能能夠降低弱信號圖像的噪波干擾。由于圖像噪波的出現是隨機的,因此每一幀圖像出現的噪波是不相同的。3D數字降噪通過對比相鄰的幾幀圖像,將不重疊的信息(即噪波)自動濾出,從而顯示出比較純凈細膩的畫面。
眾多專家認為,降噪就是抑制噪波點,能有效的提高圖像的清晰度,提高電視的抗干擾能力,但是降噪比不是越強越好,太強了反而會造成信號衰減,降低圖像的對比度。用戶在選購電視,可以對不同的電視畫面或者信號進行測試,選擇降噪效果出眾的電視即可。
液晶電視的壞點和液晶顯示器、手機等使用液晶面板的產品一樣,都是因為控制某個像素點亮度變化的晶體管實效導致的。我們知道,液晶面板的工作原理是由半導體晶體管控制施加在液晶晶體的電壓,來讓液晶分子排列的狀態發生變化,實現每個像素點的明暗變化。而當控制液晶分子旋轉的晶體管失效后,就出現壞點。雖然壞點對于大屏幕電視來說,有點微不足道,但是在暗畫面或者純色畫面時,怎么看著都會不爽。
從技術上講,壞點是液晶面板上不可修復的像素。在每個液晶像素后面都由三個晶體管,對應著紅、綠、藍濾光片,其中任何一個晶體管出現毛病即短路都會使這個像素成為一個亮/壞點。而且,在每個液晶像素背后還集成一個單獨驅動它的微型驅動管。假如紅綠藍三原色中有一種或者更多產生故障,則該像素就不能正常的改變顏色而會變成一個固定顏色的點,在某些背景色下就會明顯的看得出來,這就是液晶的壞點。
由于以目前的技術和工藝,還不能保證每批生產出來的液晶屏完全沒有壞點的產生,因此根據壞點的數目不同,面板還分為好幾種等級。如ISO組織制定的液晶面板壞點的標準是:Class 1不允許有壞點;Class 2允許有3個以內壞點;Class 3允許有3個以上10個以內壞點;Class 4允許有10個以上壞點。
不過,面板生產廠商并不是嚴格按照ISO標準進行區分,而是以分為A+、A、B、C等型號。日本面板廠商的標稱是3個壞點以內為A級,韓國是以5個以內為A級,而臺灣標準則為8個以內為A級。當然,這根據生產工藝的 不斷提高而改變,而非一成不變,這是在選購前所必需注意的。
此外,由于全球各地對壞點定義等級的標準不同,由于受液晶面板技術和制造工藝的不足成本限制,因此目前在業界,很多制造商們都默認一塊面板的壞點如果少于3~6個的話就是合格產品,只有一些采用A+面板的產品才會做出零亮點或零壞點一類的承諾。
對于大屏幕平板電視來說,漏光現象也越來越被眾多消費者重視。漏光現象一般在電視純黑畫面下,就可以清晰可見。漏光嚴重的電視會在電視的四周出現亮度不均,這樣在欣賞一些暗環境畫面時,就會顯得格外不協調。
液晶電視屏幕漏光是一個個體差異的問題,只能在開機后對產品進行檢測,才能得出最準確的結果。至于認定了哪個品牌哪款型號的產品漏光現象比較少,就認為該品牌該型號的產品不存在漏光的問題,其實這也是一個誤區。
液晶電視漏光現象其實是液晶技術本身的缺點,目前并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其所體現出來的現象就是液晶電視面板的四周出現明顯的發白,縫隙處有光線透出的情況。漏光問題主要是由液晶面板的透光均勻性和燈管亮度均勻性所決定的。一旦漏光的控制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出現大面積漏光的現象。一般來說,高端產品的漏光控制會相對好一些,在展示全黑畫面時候,不會有多余的光線散出來。
漏光問題對身體健康不會有影響,漏光問題也不是質量問題,但是漏光問題非常煩人。特別是在欣賞大片的時候,如果片源的背景比較暗,那么漏光的問題就會非常困擾了。因此,我們在選購液晶電視的時候,一定要避免漏光問題較嚴重的產品。
在選擇液晶電視,一定要注意漏光現象,如果在賣場展示展品中都有這種現象,相信送到家的產品也不會好到哪兒去,畢竟賣場展示的是真實的效果,相同的型號顯示性能都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