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初的拉斯維加斯消費電子展上,索尼表示,將會推出付費電視服務,讓用戶通過互聯網觀看直播電視頻道,這將會取代傳統有線電視和衛星電視。6月12日,美國Motley Fool網站發表刊文,列出了索尼發展付費電視業務的優勢和劣勢。
索尼的優勢
索尼的藍光播放器、游戲主機和智能電視等產品早已銷往世界各地,擁有較高的人氣。在美國地區,索尼共售超過3000萬臺PS3和PS4,以及數百萬臺可聯網的藍光播放器與Bravia電視。最近,索尼還計劃在美推出售價為99美元(約合人民幣615元)的PlayStation TV,以吸引更多顧客。
需要面對的問題
據Shawn Layden透露,索尼會放送“最有趣”的節目,包括體育直播。索尼自家的影視工作室盡管獨立于電子產品業務,但依舊有助于索尼同節目制造商的交易。目前索尼尚未公布任何達成協議的合作媒體,不過索尼已同至少一家知名媒體交涉,且應該能拿下自家工作室。
索尼擁有類似Spotify的音樂流媒體服務,其視頻點播,則更像是蘋果iTunes的視頻租賃服務。其進入付費電視的關鍵,需獲得美國幾大電視傳媒巨頭的許可。據報道,去年年中,索尼已經和維亞康姆簽署了合作協議,獲得MTV等對方多個知名頻道的授權。
此外,想要播放流暢畫面,索尼需要在內容交付網絡和ISP上花大錢。購買節目的開銷也不會小。除非索尼付費電視的節目真的很吸睛,否則該業務很有可能因價格太高,被擠出市場。
據了解,在國際上,互聯網電視是指通過公共互聯網面向電視機傳輸的IP視頻和互聯網應用融合的服務。付費電視對于索尼來說,也并不是一個新概念。
早前,我國知名彩電企業創維集團與互聯網電視服務商優朋普樂、南方傳媒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將聯合運營創維智能云電視中的“直通好萊塢”欄目,消費者則通過創維云電視直接享受好萊塢大片;樂視網跨界進軍智能電視領域,憑借低價攻略,想將收入擴大到從硬件——內容——應用和終端廣告的全面范圍。可以看出,電視產品未來要盈利,絕對不是靠視頻本身,而是視頻的增值服務,免費后吸引的用戶可以繼而吸引到廣告主投放廣告,單靠賣產品可能對于提升銷量作用不大。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對于電視機廠家來說,付費電視絕不只是一臺普通的、用來追求功能差異化的存在,在它背后將是一條全新的產業鏈,即從內容到電視機再到用戶。在這之上,是一種新的商業模式,電視機廠家可能控制最具利潤價值的‘內容’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