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外媒報道,東芝公司宣布將于3月起陸續停止研發與銷售面向海外市場的電視機,僅保留在日本國內市場的研發與銷售業務。雖然東芝還未公布2014年第三季財報,但從東芝此舉看來,電視業務的虧損或許仍在擴大。
目前,東芝電視在全球僅有的幾個大合作項目之一,東芝在華與TCL成立了東芝視頻產品(中國)公司基本完全由TCL方運行,而在中國大陸銷售的東芝電視,絕大部分都是由TCL代工生產。
據東芝2013財年的合并財報顯示,包括電視、個人電腦及白色家電在內的生活方式部門出現510億日元營業虧損,虧損幅度比2012財年擴大87億日元。東芝代表執行董事副社長久保誠曾表示“電視業務恢復速度依然很慢”。2013年底,東芝宣布其位于中國大連的液晶電視工廠停產。
2014年7月31日,東芝宣布,將對以電視為中心的影像業務追加實施構造改革。由于業務環境一直很嚴峻,東芝對電視業務實施了構造改革,由此使虧損幅度收窄,這樣做是為了在“不依賴銷售額規模的情況下也能穩定盈利”。
與此同時,東芝還宣布將把全球24家電視銷售公司削減一半至12家,海外電視銷售公司大半員工將被解雇,約300名東芝電視海外公司銷售運營官也將被解雇。
曾經倚靠電視產品Leadinginnovation的東芝(Toshiba)終難敵全球彩電格局的洗牌大潮,頻頻陷入電視及家電事業虧損的泥潭。一度是消費者心目中“理想產品”,如今儼然成為了用戶客廳中可有可無的“路人甲”。
據了解,在中國市場,東芝液晶電視的生產是與中國企業合作,由TCL進行委托代工生產,而在銷售團隊本地化上也基本依靠TCL的空降團隊。TCL集團無疑將是東芝電視在華救贖的關鍵。對于東芝彩電而言,持股東芝視頻產品(中國)有限公司49%股權的TCL集團除了為東芝電視在華產品代工之外,也承擔著部分的運營利益損失。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近幾年來,日本品牌在全球彩電市場中的份額繼續下滑,但下滑的速度有所放緩。日本企業在4K(超高清)、OLED上有技術積累,但要扭轉大勢并不容易。由于彩電在未來智能家庭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日本品牌東芝不會輕易放棄彩電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