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會議企業熱衷價格PK,定制化營銷成看點
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來,視頻會議產品的價格雖然在不斷下調,但是,對于不少行業用戶來說,整套系統的構建仍是一筆不菲的支出,因此,在實際選購中,價格依然是行業用戶的重點關注對象,這也就導致了,在企業的產品創新中,物美價廉也依然是重要的一環,2015年的視頻會議市場這一趨勢十分明顯。
比如,谷歌,繼2014年推出定價999美元的 “會議版Chromebox”之后,2015年進行經濟營銷,推出了升級版產品,依舊明碼標價,定價1999美元(約合12411元人民幣)。至于國內企業,一直走高性價比路線,自然不會在價格PK中缺席,比如,好視通在2015年6月正式推出了首款千元級的視訊終端產品。
在任何一個行業,應用成本都是行業用戶選購時關注的核心要素之一,針對價格不菲的視頻會議系統構建更是如此,因此,在具體的市場推廣中,價格無疑是最為醒目的標簽之一,加之,如今的視頻會議市場核心技術已經趨于成熟,短時間內很難出現革命性的創新,低成本自然成為了市場競爭的利器。無論是基于整體的品牌營銷還是單純的進行產品營銷,視頻會議企業之間的價格PK都已經不可避免。
值得強調的是,價格PK雖然重要,但是,企業卻不能“一刀切”,否則就很容易將自己拖入價格戰的泥潭。為了平衡企業利潤空間與市場拓展,視頻會議企業需要針對不同的市場實行不同的性價比標準,這也正是2015年視頻會議企業價格PK的突出特色。在實際操作中,要做到這一點,企業則需要對市場進行更為精細的劃分,針對不同市場的應用需求進行產品定制,以便贏得更為靈活的定價空間。
視頻會議企業之所以熱衷價格PK,除了市場戰略性布局的需要,還有現實應用市場的推動。隨著政府、大型企業應用市場的日趨飽和,應用群體龐大且視頻會議普及有限的中小企業市場成為了業內企業的重點拓展對象。由于資金、規模有限,針對視頻會議應用,中小企業用戶會更加看重性價比,因此,為了能夠在這一市場中獲得更多的主動權,就必須注重應用成本的控制。在2015年已經有視頻會議企業開始進行積極嘗試,比如億聯,就專門針對中小企業用戶定制推出了VC系列視頻會議產品,從研發階段就進行了產品成本與市場定價的平衡,確保自身業績與行業用戶應用成本的雙贏。
不過,企業對產品的定價,是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的結合,而要想實現對產品成本的控制,從根源上提高利潤空間,除了技術層面的控制,還與生產規模密切相關,企業要想在價格PK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規模擴張就成為了必然之選。可以預見的是,基于中小企業市場拓展,價格PK將會持續升溫,而從業企業為了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正脫穎而出,規模擴張熱情也會不斷高漲。無論是并購還是投資建廠,都勢必會成為推動整個行業變革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