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大電器價格并不便宜,特別是再網上入手的家電產品,若出了質量問題,還有“專業門檻”,消費者對其沒有一定的了解,要維護自己的權利可不容易。臨近315消費者權益日,為了幫助更多的消費者保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今天投影時代網就將以網購電視機為例,和大家聊聊網購家電注意的事項和如何維權。
網絡渠道作為一種新興的渠道,它跟傳統賣場渠道自然有非常大的區別。除了方便,用戶足不出戶就可以選購自己的心儀產品之外,價格實惠也成為了網購渠道的一大特色,這也是用戶選擇這一渠道的最重要原因。
不過凡事有利亦有弊,網購在方便了消費者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隱患。如網購電視機產品。最為突出的除了在售前,消費者無法直接觀察到電視,容易出現產品低于預期的情況之外。售后問題,已經成為了網購電視的普遍問題了。接下來,咱們就來看看網購電視機需要注意的事項。
一、選擇正確的賣家
如何選擇呢?你可以上淘寶、天貓、蘇寧易購、京東等綜合型網購平臺上選擇誠信度高、交易量大、好評多的賣家。也可以選擇一些專業銷售液晶電視的B2C直銷商城。獨立的B2C直銷商城就要注意以下幾個細節了(網站的整體感覺、運營時間、公司簡介等內容的真實性,比如營業執照、域名注冊時間、聯系電話、地理位置等)
二、價格有時并不是優勢
商品的價格不要以為低價就是好的,網上物美價廉的商品的確是有的!當你看到價格過低的時候,你得多一個心眼了,咨詢下這其中的原因,是否是正品,保修與否?如何配送,有沒有發票等。
三、在線支付需謹慎
支付方式現在的網上支付一般都支持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工具,或者直接的貨到付款,如果要先付款,除非是曾經有購買過,或者鑒于商品的特殊性(比如一些虛擬物品,程序,軟件等)。其他的就別考慮了。
四、多聊產品注意細節
服務態度購買之前一定要先跟賣家多聊聊,多問問肯定是有必要的。在咨詢電視的某些功能,如支持3D功能,內置WIFI等等聊天記錄記得保留。如果發現產品不符合,可以進行退貨等操作。一方面可以多了解產品,另外也可以考驗客戶服務。如果感覺不爽,立刻閃人。
五、遇到瑕疵產品咋辦
一般情況下,網購產品是不讓驗貨簽收的。這樣給消費者一種,簽完以后物流人員就跑了的感覺。但電視機是個大家電,咱們在簽收時還得多留心。咱們可以在收貨前看看外包裝,再簽單,不要把單給他,要求拆開看看貨,再給他簽單就可以了。一般他們也不會拒絕的。
對于電視機產品,如果有時間,最好在電視到貨后,撥打電話,找該品牌安裝人員上門安裝電視機,發現問題也能即使處理。
其實,在“新消法”中,經營者提供的機動車、計算機、電視機等耐用商品等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6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只要不是咱們用戶造成的問題,一般情況下,“新消法”都能幫到用戶退換產品。
在網上購買家電時,很多朋友可能會買到假貨,或者買到的家電產品和網頁上描述的不一樣,碰到這種情況,消費者該怎么辦呢?下面,筆者以網購電視機為例,和大家談談維權問題。
貨不對板怎么辦?
曾今,有報道顯示網友網購了一臺LG電視,消費者拿到產品后,發現不是LG電視,而是一個類似LG品牌的雜牌電視機。遇到這種貨不對板的情況,去年商務部發布了《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中有規定:“網頁上顯示的商品信息必須真實。對實物(有形)商品,應當從多角度、多方位予以展現,不可對商品的顏色、大小、比例等做歪曲或錯誤的顯示;對于存在瑕疵的商品,應當給予充分的說明并通過圖片顯示。”消費者也可以根據這個條款要求退貨或換貨。
網購電視屏幕破裂咋維權?
消費者遭遇這種情況,對于買賣合同,雖然按照合同法的規定,出賣人出賣交由承運人運輸的在途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自合同成立時起由買受人承擔,但是這并不能排除出賣人的責任。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由買受人承擔的,不影響因出賣人履行的義務不符合約定,買受人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的權利。
為避免出現此類糾紛,最重要的是買家要堅持先驗后簽,仔細查驗商品,確認沒有問題后再簽收。一旦驗收后才發現產品存在問題,消費者需要注意保存相關證據,及時跟商家溝通商議解決問題。
商家在承擔違約責任之后,消費者也可向快遞公司追償。若不能解決,可以向工商、消協等機構投訴,必要時也可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消費者仍可以追究商家的違約責任。
網購家電買到假貨咋辦?
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只要留好發票單據,都可以要求賣家退貨或換貨。如果遇到假貨,因為大部分電商都會承諾假一賠幾之類的,這個可以視作商家的承諾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大家可以根據這個條款要求賠償。
退貨加收費用怎么辦?
據《第三方電子商務交易平臺服務規范》明確規定:“平臺經營者應當通過合同或其他方式要求站內經營者依照國家有關規定實施商品售后服務和退換貨制度,對于違反商品售后服務和退換貨制度規定的站內經營者,平臺經營者應當受理消費者的投訴,并依照合同追究其違約責任。”
也就是說,網購家電必須執行國家三包規定,國家三包規定“產品自售出之日起7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以選擇退貨、換貨或修理。產品自售出之日起15日內,發生性能故障,消費者可選擇換貨或者修理,實施三包服務的商品采取“誰銷售誰負責”的原則。在承諾期限內退貨是不應加收費用的。
一直以來,由于相關政策法規缺乏,家電網購售后服務短缺,退換貨非常麻煩,一些網上商城還擅自制造門檻,妨礙消費者退換貨的順利進行。一些網上商城在提供免費退換貨服務的同時,暗設了產品送檢費、郵寄運輸費等收費門檻。而一旦遇到這些門檻,消費者就很難真正享受到免費退換貨服務了。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大家電(如電視機產品)時,最好同時購買運費險,如果產品出現問題,在發送物流的時候,也能減少自己的損失。
所以消費者如果如果遇到三包期內因質量問題引發的退換貨服務,商家不能收取檢測費、運輸費等費用,應該免費為消費者辦理。如果商家收取額外費用,消費者可以投訴。
哪些渠道進行投訴
按照常規,消費者遇到消費糾紛,有3個渠道可以投訴,即隸屬工商系統的12315投訴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科)和消費者協會。其中,12315投訴熱線屬受理平臺,不參與解決消費糾紛;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科)主要負責監督流通環節產品質量、監管食品安全、查處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案件等,具有行政執法權;消協主要負責對消費糾紛進行調解。
根據工作流程,12315投訴熱線接到投訴并記錄后,將投訴事件下分到所屬地的工商分局進行辦理。在規定工作日內辦結后,將結果告知投訴者。消費者權益保護處(科)接到投訴后,對事件進行調查、取證、調解,屬于違法違規、情節嚴重的則予以立案,并對侵權商家進行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