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奧維云網公布中國OTT系列指數,從硬件、應用、內容三方面對智能電視產業進行解讀。其中,智能電視APP應用方面,視頻類活躍度最高,游戲類活躍度僅為85,表現欠佳。
報告顯示,智能電視5月份整體表現平緩。硬件銷售方面,5月份綜合指數為106,屬于正常浮動范圍;在APP應用方面,活躍指數為98,其中視頻類APP是主流,說明“看”仍是基礎需求,其他APP活躍情況欠佳,尤其是游戲類,用戶習慣尚未形成;內容方面,對內容資源布局最全面的是央廣銀河,國廣東方緊隨其后,浙江華數位居第三。
在中國持續13年之久的游戲機銷售禁令解除后,政策的春風為中國市場帶來了XBOX、PS系列的國際化游戲設備,同時也刺激了國內廠商紛紛開發主機游戲產品。而機頂盒和智能電視的普及,則使游戲不再拘泥于主機之中。尤其是云技術、游戲平臺的發展,用戶可更直接從智能電視中體驗到電視游戲的樂趣。
從目前來看,國內的電視屏幕硬件性能是非常不錯的,所有屏幕基本都是高清屏,甚至很多的電視廠商都開始推4K的屏幕,這有效的保證了游戲的視覺體驗。還有CPU,市面上主流都是雙核,內存都是8G以上,在大型游戲的安裝數量上不會遇到瓶頸。
內容方面,電視游戲可以是休閑益智、體育競技、動作射擊等等,但在短期內來說,用戶的關注度應該是更輕度一些的游戲,就像手游的發展一樣循序漸進。目前,大部分安卓盒子、電視都移植了一些手機游戲,這符合用戶的喜好,能夠吸引固定的電視用戶。
現如今的電視游戲可以用遙控器、手柄、鼠標等多種方式操作,未來多屏同步實現之后還可以用手機、Pad操作,如果加上一個捕捉攝像頭,體感游戲也可以輕松實現,并且這些操作對于大家來說并不難學。不過,部分電視游戲需要付費才能玩,且支付方式繁雜,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玩家的游戲熱情。
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電視游戲是未來的一大趨勢,但目前還未有清晰的盈利預期,且入行門檻低,進入這一領域的廠商有不少。不過,這些企業在研發電視游戲時,不僅要考慮消費者的喜愛和接受情況,還需注意軟硬件的匹配、電視支付系統、政策風險和付費與版權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