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北京安防展與往屆展會相比,最大的變化來自于“安防顯示”板塊。小間距LED屏在安防大屏市場首次獲得“半壁江山”的勢頭。這充分得益于小間距LED屏行業的快速發展與卓越的產品性能表現。
小間距LED屏填充市場空白
安防顯示始終是安防產業重要的細分產品線。長期以來,安防顯示市場由液晶單屏、液晶拼接和DLP拼接三大類產品構成。但是,看似豐富的產品線,并沒有完全滿足安防顯示行業的市場需求。
液晶單屏顯示和液晶拼接顯示的核心競爭價值是“低成本”。去年以來雖然液晶拼接產品突破了1.8毫米間距的“無縫技術”。但是,這類高端液晶拼接單元和DLP拼接比較具有“價格成本相當”、“縫隙效果不及”的“比較劣勢”。因此,從安防展看,1.8毫米的液晶不是重點。反而是傳統的3.5毫米液晶拼接,甚至5毫米液晶拼接產品在唱主角。
對此,液晶拼接行業內的企業表示:液晶產品在大縫隙市場具有顯著的成本和價格優勢。這是一塊難以撼動的優勢市場。但是,在高端領域,隨著縫隙的縮小,液晶成本優勢逐漸喪失。且其技術上無法與DLP拼接媲美。這使得液晶拼接“向上”之路并不好走。另一方面,液晶顯示技術已經進入面向OLED的換代期,這使得行業上游對于大力開發更先進液晶拼接技術的興趣顯著下降。
與液晶拼接產品不同,DLP拼接產品具有縫隙指標上的傳統優勢。但是,DLP拼接長期以來受制于成本限制,只能在高端指揮調度中心活躍。
所以,安防顯示市場,長期存在一個每平米顯示成本高于液晶產品的萬元價位,但是顯著低于DLP拼接產品的5萬元價位的“中間”空缺。且這個中間缺位產品應該在顯示性能,尤其是縫隙指標上顯著優于液晶拼接主流產品的3.5毫米縫隙。
這個“空缺市場”現在恰好被小間距LED屏添補。據市場信息顯示,經過三年時間的價格下調,P1.8-P2.0的小間距LED顯示產品,已經可以做到單位顯示面積成本為DLP拼接的6成左右,且顯示效果滿足一般安防市場“像素密度”需求。2016年安防展,也正是這種產品成為了“安防”寵兒。
發展成績鑄就LED顯示“安防”主角
目前,從安防應用角度看,液晶拼接已經進入價格極限狀態;DLP拼接的成本雖然一直在下降,但是長期價格走勢還是以穩定為主。只有小間距LED屏在演繹:技術更成熟、水平更高超、價格更低廉的“增長三角形穩定結構”。
首先,從技術角度看,過去數年小間距LED屏從上游到下游連續突破。包括1010規格燈珠的國產化和價格下降、0505燈珠的量產,P1.0級別產品的全面量產、P1.5級別產品的市場規模化、P2.0級別產品的平民化。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安防市場需求量最高的P1.6-P1.9級別產品的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且與P1.0產品比較,這類安防需求量最大的小間距LED的制造難度,僅為P1.0產品的四分之一、甚至更低。
第二,小間距LED屏的技術突破是全方位的。對于安防而言,可靠性是比顯示效果更為重要的需求因素。近年來小間距LED屏產品先后突破以高可靠性表貼、可靠性檢測和缺陷修復、長期可靠性指標分析與技術改進等為基礎的產品技術。這些進步使得LED屏小間距產品不僅更“好看”,也更“耐用”。
第三,價格的下降是小間距LED屏產品進攻安防市場的關鍵。與廣電、調度指揮、虛擬仿真市場不同,安防市場更注重大屏顯示的經濟性。而在過去數年內,小間距LED屏價格演繹了“等級替代”規律。即,更精細產品的推出,推動了上一代產品的價格下移。具體到本屆安防展會就是,P1.8-p2.0產品在P1.6產品普及趨勢下,價格大幅降低。成為2萬元上下每平米屏幕顯示中的“最經濟”大屏方案。
目前,小間距LED產品的升級之路,還在繼續。尤其是,隨著產品應用范圍的擴張,小間距LED屏還有較大的價格下降空間。這進一步注定了安防廠商愿意在小間距LED屏上“下大賭注”。
另一方面,從廠商利益角度看,液晶拼接和DLP拼接產品的技術規范、核心性能和關鍵成本基本由上游的面板和光機資源確定;相比之下,小間距LED產品,在P1.5以上等級中,燈珠占據的技術比例、成本比例都更有益于下游終端廠商。這也是安防展上,小間距LED產品獲得大力支持的關鍵原因之一。
總之,2016年北京安防展,顯示板塊最大的趨勢就是中高端安防領域小間距LED的異軍突起。目前小間距LED產品已經成功卡位液晶拼接和DLP拼接產品之間的空白區域,同時具有向高端的DLP拼接和低端的液晶拼接兩側同時擴張的能力。小間距LED屏產品普及,即將掀起一輪安防顯示應用的“技術換新”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