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H系列融合器自上市以來,憑借出色的融合效果受到了市場的喜愛,近期更是成功落戶鎮江船艇學院和海軍學院。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今天,我們便就這兩個學院的實際應用,探討下小鳥二代融合處理器在不同應用中的產品表現。
海軍學院
9通道融合,豈止于大
海軍學院是亞洲為數不多的兵種高等學府,在該院最新的教學應用中,需要搭建一個由9臺投影機組成的超大融合畫面作為教學的主顯示系統。
在該項目之前,9通道融合雖然規模較大,但并非沒有先例,可用戶如果想找到真正適合的融合處理器卻并不容易。在之前文章中,我們便介紹過傳統投影融合具有畫面色差大、圖像處理能力弱、調試操作繁瑣三大難題。而這三大頑疾在大規模的融合應用中更是會被放大,一個9通道的融合,其調試難度是成倍增長的。
那么在大規模融合項目中,依然運行無壓力的小鳥H系列處理器有什么秘訣呢?
三項技術克服融合頑疾
● 色差補償技術:9通道無色差
4融合器采用的投影機色差補償技術,可以對白紅綠藍四個色域分級調整,徹底解決不同投影機間的色差問題, 確保海軍學院的9通道顯示畫面色彩一致。
● 全新背板設計:信號處理無壓力
新的背板架構設計使得H4融合器的帶寬是傳統融合處理器的2倍,處理1080P@60信號毫無壓力,9臺投影機輸出信號全同步,大規模處理也可做到無丟幀,無缺損,無撕裂。
● 行列增量調試算法:項目調試短、快、優
4采用的行列增量調試算法,能夠優化調試操作,9通道調試時間僅需傳統融合器一半,大大縮短調試時間。
鎮江船艇學院
虛擬仿真畫面 一融即合
不同于海軍學院“大而清“的融合需求,鎮江船艇學院更注重融合畫面顯示的“真”。
作為全軍唯一培養陸空軍軍事人才的院校,鎮江船艇學院需要為學員提供盡可能真實的現場環境。但受限于場地條件,學院不可能將船艦巡航保衛的現場搬到課堂上。所以鎮江船艇學院計劃采用最先進的投影融合虛擬仿真現實技術,實現船艦巡航環境在教室內的重構,從而增強學員實操培訓效果。
但“真實感”卻是融合應用中最難實現的!融合應用從簡單到復雜分為平面、弧面、球面、異形到最高級的仿真融合。難度的區別并不僅僅是幕布外觀形狀的變化,更重要的在于融合顯示效果的差異。
在使用小鳥融合器之前,鎮江船艇學院采用的融合處理器只能達到簡單的弧面融合,“真實感”效果差強人意。同時,伴隨著投影機老化、色差、學員高頻率使用等原因,原有的投影融合系統別說仿真了,能否正常顯示都成了問題。
在新的項目招標中,鎮江船艇學院之所以選擇小鳥二代融合處理器,看重的就是小鳥融合效果的“真實感”。作為一款仿真級融合處理器,小鳥H4融合器可以根據觀看者的位置、幕的傾角、幕的弧度進行復雜的三維運算,讓觀看者達到身臨其境的仿真體驗。而這恰恰是鎮江船艇學院所需要的。
● B樣條曲線技術
現場是已建弧幕,調試時間要求短,相比較其他友商采用弧度等參數調試方式,小鳥采用B樣條曲線技術,在幾何校正時,圖像邊緣顯示更加平滑自然,僅調試就節約整整1天時間。
● 暗場補償
虛擬仿真現實系統對于融合帶和暗場調試要求非常高,而H系列融合器通過暗場補償技術,輕松解決了投影機自身的漏光問題,確保學院在顯示巡航夜景等暗場效果時,畫面亮度仍然一致。
● 可視化操作
作為學院實操培訓系統,不同人群均會接觸到系統的日常操作,簡單易用的軟件顯得必不可少。H4融合處理器采用可視化設計,用戶可在PC\PAD等操作端實現對信號源及布局畫面的預覽監看,操控直觀,即使是學生也可在5分鐘內掌握融合器的日常管理操作。
項目后記
融合處理,H4就夠了
通過兩個學院的融合應用,不難看出,用戶對畫面顯示效果的追求從未停止,從一開始的“融合帶處理”到“多通道超大畫面”,再到“高清顯示”、“虛擬仿真”,人們對顯示欲望的潛在需求,促使著融合處理器的創新迭代。
H系列是小鳥第二代融合處理器,但在很多方面的技術突破都是業內第一次。
當很多友商還在嘗試解決平面融合的色差問題時, 我們已在創造更具視覺沖擊力的融合功能,以使小鳥融合處理器在大規模的應用中依然保持著精細化的顯示效果,在虛擬仿真的空間里真正打造出沉浸式的融合體驗。融合應用發展至今,我們可以很自豪地說:“你的所有融合需求,現在,一臺H4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