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真的來了。7月28日,中國家電業首場人工智能新品發布會在北京舉行。在美女機器人“瑤瑤”和人工智能業界大咖們的共同見證下,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電視——長虹CHiQ(啟客)人工智能電視驚艷亮相。基于完善的技術邏輯與大數據運營,長虹以物聯運營支撐平臺為依托,實現自然語音交互、深度學習和應用軟件自動迭代等系統能力的整合,成功發布全球首款具有自適應能力、自學習能力、自進化能力而越來越懂你的人工智能電視,從而打破當前智能電視僵局,帶給用戶更體貼、更懂你的個性化服務,標志著全球電視業由此步入人工智能新時代,同時,也標志著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提出的“新坐標”智能戰略全面進入人工智能新階段。
另類發布:機器人“對話”電視
“發布會居然從頭到尾沒有一個人。”現場嘉賓感嘆道。在長虹人工智能新品發布會上,出現全球首次“機器人與電視對話”的奇幻景象。
當“瑤瑤”通過語音發出“我想看熊出沒”指令后,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僅僅三秒時間變在屏幕上播出《熊出沒》動畫片;當“瑤瑤”發出“我想玩游戲”時,人工智能電視又以秒級速度為推薦數款“瑤瑤”喜愛的游戲.......經過一系列的“人機”對話,CHiQ電視的人工智能科技得到充分詮釋,帶來全新的人工智能視聽體驗。
“這次機器人與CHiQ人工智能電視的‘對話’非常完美。”長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發布會前已經過多次彩排,長虹團隊仍擔心機器人“瑤瑤”會在現場自作主張或發脾氣,所幸經過近些天的朝夕相處,美女“瑤瑤”與CHiQ人工智能電視內置的小機器人“小白”相處融洽,共同為公眾和媒體奉獻了一場精彩絕侖且人工智能元素十足的新品發布會。
顛覆傳統:電視能聽會講懂思考
“作為全球首款人工智能電視,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不是跨行業的寬泛的大人工智能系統,我們的重點是將人工智能與黑電垂直業務領域深度融合。”長虹公司副總經理郭德軒介紹說。
(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長虹多媒體產業集團董事長郭德軒媒體交流)
據了解,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在音視頻、教育、新聞等方面實現人工智能三大要素——認知、決策、反饋,產出長虹智能機器人“小白”,她是住在CHiQ人工智能電視里的機器人精靈,她陪伴、學習、服務于她的主人,在看電視、聽音樂、玩游戲等黑電業務上讓用戶得到貼心的個性化服務。
“人工智能電視和普通的智能電視是有很大不同的。”長虹多媒體公司軟件與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王鑫告訴記者,CHiQ人工智能電視在“認知”層面取得重大突破,基于長虹自主研發的Ciri+語音平臺,實現以人為中心的高效語音交互協同及語義識別與理解,使CHiQ人工智能電視語音在UI效果、響應速度、識別率、覆蓋率等方面都做到了行業領先。其中,語音識別率達到97%,語音整機覆蓋率50%,使人與電視開放式的自然語音交互距離達到30米,即用戶在家庭中的任意角落都可以用語音和電視交互。
(長虹多媒體公司軟件與服務中心王鑫與媒體交流)
而在人工智能的“決策”層面,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可在對事物的充分認知與理解的基礎上,基于神經網絡學習算法做出業務邏輯判斷——知識儲備、大數據采集與分析、可成長。據介紹,長虹大數據平臺對旗下智能電視500萬終端用戶數據進行采集與分析,首家真正得到了跨業務(直播、點播、音樂等)的全景用戶畫像數據。覆蓋用戶短期興趣及長期偏好,包括人口屬性、上網特征、觀影偏好、環境偏好、購物需求、消費能力等不同維度。構建流程可視化、結果可追溯的個性化推薦平臺,通過持續的推薦效果反饋、模型優化和產品迭代,真正實現推薦的自學習和可成長。海量的長虹UP平臺物聯生態的沉淀用戶行為數據,讓精準的個性化推薦成為可能。
長虹CHiQ電視產品經理陳科宇表示,人工智能電視會隨著用戶使用的時間增長,自動記憶、分析和推薦“主人”的喜愛,更懂用戶的個性需求,即便用戶只是下達相對“模糊”的語音指令,也能為用戶推薦其需要的內容和服務,從而有效解決當前智能電視“內容多但不精準”、“老人小孩操作智能繁瑣”等的用戶“痛點”。繼安卓智能電視、語音智能電視之后,以CHiQ人工智能電視誕生為契機,全球智能電視正式步入人工智能時代。
(長虹人工智能產品經理陳科宇)
智能轉型:長虹全面進軍人工智能領域
“長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探索由來已久,如機器人學、機器識別、人體交互、計算與應用等均有布局,今天發布的人工智能電視只是‘冰山’一角。”長虹控股公司總經理李進博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據介紹,長虹從2012年開始進入人工智能的基礎研究工作,先后在傳感器模組開發應用、語音識別芯片開發應用、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及應用、機器視覺(人臉識別)技術研發應用、工業機器人及工廠自動化技術研發及應用、家庭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發及應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并有較多的成果轉化和商業運用。
(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李進博士)
美國西北大學教授、人工智能領域國際知名專家吳郢認為,隨著計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日益迅猛發展,可以預見智能人機交互將會從根本上改變人和機器的協同,使得人和機器的互動變得更加自然和便捷。目前,語音識別合成技術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有了不小的進展,讓人和機器通過自然的語音對話來實現互動變成一種可能。隨著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未來的產品將會更加聰明和智能,不僅通過計算機聽覺,而且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來實現人和機器的更加自然的交流和互動。長虹在智能家電家居上的大力投入和不懈努力,正是要讓大眾體驗前沿智能技術的魅力和強大。
今年3月,長虹發布的全球首個開放的物聯運營支撐平臺(UP平臺)成為長虹面向物聯網的智能轉型的里程碑事件,標志長虹在大數據、物聯網以及智慧家庭、智慧社區、智慧城市等業務構建上具備了變現和落地能力。長虹UP平臺不僅成為長虹旗下的智能服務業務提供支撐,也為長虹旗下的智能產品及產品運營提供大數據和服務平臺保障。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能夠實現人工智能的“認知、決策、反饋”,便得益于長虹UP平臺的物聯數據及運營支撐。
美國人工智能協會(AAAI)首位華人院士、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系主任楊強教授表示,任何成功的人工智能應用離不開自學習,有足夠多的數據、有足夠多的需求、龐大的計算資源,同時要有頂尖的數據科學家來建立系統,這些都是必要條件,是必不可少的。
“人工智能是物聯網環境下的重要應用和發展方向,而其核心是大數據。”長虹公司首席技術官陽丹表示。2013年長虹和IBM成立大中華區首個大數據競爭力分析中心,并成立家電行業首個大數據公司。目前,長虹已擁有100多名高級大數據研發工程師,是家電行業內唯一一家擁有用戶行為分析,大數據處理能力以及龐大服務器資源的公司。
在行業觀察人士看來,“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的發布,預示著長虹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儲備開始成果化,未來或將發布人工智能冰箱、人工智能空調等產品。”
(專家探討人工智能發展現狀及趨勢)
人工智能正在成為繼互聯網后的下一個風口。隨著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信辦四部門聯合發布的《“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的深入推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正在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國家將推進重點領域智能產品創新,提升終端產品智能化水平。長虹CHiQ人工智能電視的誕生,拉開了我國傳統家電產業與人工智能技術的融合序幕,未來將有更多“人工智能”家電產品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