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育投影市場雖然不言大喜,但是亦是近三五年來的“較好時刻”:一方面,激光占比過半,均價提升、利潤更好看;另一方面,總規模從2016年的36萬多到2017年的32萬左右,基本結束了交互平板沖擊下的“斷崖下跌”格局。
2017年教育投影這種格局轉變,為2018年行業前景提供了很好的暢想基礎。尤其是在獲利能力上,教育投影將進入一個比較“美好”的階段。
第一, 行業規模持續穩定是可預期。目前,教育交互市場和教育顯示應用中,教學投影產品的基礎市場,已經從此前中小學為主,變成了“大教室、中高等教育為主”的格局。這部分市場對顯示畫面大小的要求非常嚴苛——超過了交互平板產品所能提供的極限,這將有助于保持教育投影的市場規模。
甚至,在教學大尺寸顯示需求增長的背景下,教育投影應用從“被交互平板搶規模”,到“緩慢增長”的轉折,也會在2018年底出現。
第二, 從行業效益角度看,2017年激光產品教學投影市場占比過半,2018年必然再接再厲,占據更大的份額比例。在超短焦激光普教市場基本普及后,在高教市場,高亮激光產品正在加速普及。一個全激光化的教育投影產業,2年左右必然到來。
教育投影的激光化,必然會提升產品單機價格,并促進行業銷售額的提升。預計2018年教育投影均價增幅會超過1成,且銷售額亦會從下降變成上升,至少有5-9個點的提高。
第三, 教育投影顯示市場的競爭格局也會更為穩定。這包括擁有交互平板和教育投影兩條產品線的渠道企業,內部的技術路線之爭會更為穩定;也包括行業幾乎不會出現新的參與者,甚至既有玩家也會有部分廠商選擇退出。這兩方面的變化,降低了市場競爭烈度,有利于行業企業盈利水平的穩定。
“更為穩定,而非競品攻擊下的下滑市場”,這是2018年教育投影行業最可能發生的情形。而這種穩定并非是“成長性”的變化,而更是“教學顯示大洗牌后的弱勢平衡”。因此,雖然教學投影市場2018年會更好過,卻不意味著“有機會擴張”。
筆者更認為這是一種“冷市場”的穩定,這會意味著行業內一些實力有限的玩家,包括渠道和品牌對“教育市場的失望”,以至于退出。后者可以認為是一種“終極洗牌”,此后教育投影版圖的市場結構將日趨固定化。